求是强鹰入选《浙江大学文化研究》五个校园学生培养文化品牌之一

标签:
求是强鹰杂谈 |
分类: 学生培养 |
学校近期出版《浙江大学文化研究》一书,其中第六节为文化品牌,“在浙江大学的“校园印象”中,还有一类虽不以物质形态体现、却有着强大影响力、辐射力的“印象”载体,这就是多年来形成的学校文化品牌,主要包括师生们精心打造的优秀文化活动、优秀社团以及网络文化阵地等。这里重点介绍百年浙大的五个代表性学生文化品牌。”学校党委宣传部长沈文华老师专门约我提供“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内容并收入五个文化品牌。现将“求是强鹰计划”内容修改如下,便于大家更好了解:
围绕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部署和浙江大学党委关于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的指示精神,在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联、浙江省青年企业家协会、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侨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以“实践育人”为核心,于2007年开始酝酿并于2008年初在全校范围内创造性的推出并深入实施“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 (简称“求是强鹰”),进一步探索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新途径、新方法。
“求是强鹰”以培养新一代浙商和未来领导者为己任,通过搭建一个平台、组建一支导师队伍、形成一套帮带机制,来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优秀大学生。“求是强鹰”采用导师带徒的模式,邀请浙江省内外知名企业家与优秀大学生结对,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由企业家本人亲自设计大学生实践培养计划,指导大学生开展企业实践和实习,规划职业生涯,以更好推动大学生的实践成才与发展。
目前,“求是强鹰”将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西子集团董事长王水福、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沈爱琴、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等60余位知名浙商多次请进大学校园,共举办各类大学生创业就业讲座、求是强鹰论坛(沙龙)、培训50余场,与521名优秀大学生结对,成为浙大乃至中国校园内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文化品牌之一。在2008年11月举行的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上,“求是强鹰”学员组成的创业团队在浙商导师的指导下,获得了一金一银的骄人战绩。2010年的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求是强鹰学员又包揽了浙大所获的三项全国银奖。2009年、2011年,由求是强鹰学员陈旭领衔的格致教育团队和黄松阳领衔的优卡思团队分别荣获杭州市第一、二届赛伯乐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通过“求是强鹰”,更多社会资源与企业资源开始关注浙江大学自主创业和选择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在前九期521名求是强鹰学员中,已有50余人真正迈开创业步伐。在2009年杭州市第一届“赛伯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项目与创投机构对接洽谈会上,“求是强鹰”第三期学员浙大博士生陈旭所创办的格致教育获得了赛伯乐投资的1000万额度的风险投资,这正得益于其拜同方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朱志平为师,在深谙资本市场的导师的影响下,他对于资本市场股权融资有了深入的体会和认识;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与其12个学徒共同经营的“杭州猎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09年开始营业,求是强鹰学员、校学生会副主席朱凯担任公司董事;化工系研究生梅杰在国和集团董事长陈乃科导师的指导下,相继创办了一家电子芯片研发公司和教育培训公司;学员单建伟和刘光熙共同创办的杭州东特电子商务公司今年销售额将突破8000万等等。
“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通过聘请知名浙商为创业实践导师、引入商业模拟实战系统、开展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建、举办就业讲座和培训等方式,着力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战能力,优化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资源配置,营造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被广为推广和效仿。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浙江在线等各类媒体都纷纷对浙江大学导师带徒的“求是强鹰模式”作了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