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紫领学员王乐晨的明天而喝彩

标签:
紫领杂谈 |
分类: 学生培养 |
作为紫领计划核心导师,我与紫领一期学员王乐晨的接触还是很多的。在后来的交流中才发现,我们的第一次碰面可以追溯到08年5月份的创业论坛上,当时我作为校团委副书记出席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创业论坛致辞,而王乐晨还只是浙大勤创的一名普通干事。转眼三年过去,他已经成长为勤创和模联这两大学生组织的负责人,也来到管理学院成为了我的学生,这让我感到欣慰和骄傲。活跃在学生工作的舞台上,是我对王乐晨最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这些经历培养了他的魄力、毅力、团队意识和责任心,引领他慢慢成长为真正的紫领学生精英。
看到这篇感悟,不仅是给学弟学妹的忠告建议,更是一个求是人、一个管院学子的成长历程,我为他能够有这样的感悟和这样的成长而喝彩。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与王乐晨一道,抓住机会、多多交流、认识自己,取得成功,如求是强鹰九阳真经所说:“要奉献服务,不断努力为国家社会民族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王乐晨,男,毕业于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中共党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2008级本科生。2008年2月保送进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勤工助学与创业实践指导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会长,浙江大学紫领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期成员。
曾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研究与创新二等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十佳团队。曾主持NSEP、SRTP等科研项目,参与管理学院第三届研究生管理方案解决大赛并获三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合作发表论文两篇,其中一篇论文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ol of Factors That Affect Customer Loyalty被EI收录。
任浙江大学勤工助学与创业实践指导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会长。组织浙江大学创业论坛活动,邀请俞敏洪、唐骏、茅理翔、周晓光等嘉宾参与;组织浙江大学走进名企系列活动,赴可口可乐、哇哈哈、联邦快递、阿里巴巴等企业参观。组织浙江大学泛长三角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2008-2010,担任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其中2010年邀请到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35所高校超过300名代表参加;参加北京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2009、2010,获最佳代表团奖、杰出代表奖、最佳立场文件奖;参加哈佛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新加坡分会2011。曾受邀担任2009年浙江大学新年狂欢夜主持人,2008、2009年浙江大学国际文化节闭幕式主持人。
曾参加Crimson Summer Exchange Program(哈佛大学等校访问浙江大学学生交流活动);曾赴乌克兰与来自9个国家的11名成员在国际非政府组织HARMONY举办的夏令营中工作;曾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任挂职镇长助理,开展湄潭翠芽品牌营销调研活动,完成《湄潭翠芽公用品牌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博弈研究与方案解决》。曾在中国银行总行个人金融总部、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税务部实习。
从2008年2月进入浙大,到现在已经整整3个年头了。跟同样08级的同学相比,多出半年的大学生活让我获得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回首走过的3年,感慨良多,感谢阮俊华老师给我们紫领学员的这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再次翻开尘封的记忆,与大家分享走过的点点滴滴,无所谓什么成功经验,因为我还在追逐成功的路上前行。
很多人在进入大学时,感觉终于摆脱了高考,终于挣脱了束缚,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无忧无虑的享受。但事实上,大学之魅力,就在于为你提供了一个你无法想象的广阔平台,只有当你是一个有准备的人时候,才会收获颇丰。敢于抓住身边来来去去的机会,善于与老师学长和同龄人多多交流,看清环境的同时更要看清自己,这就是大学三年带给我最多的收获。
做一个敢于抓住机会的人
大学里真的是充满了机会,也使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一次次得到了验证。在大学里,要学会做一个有计划的人,计划着如何将自己变成一个能够抓住机会的人,同时要有魄力,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果断出击。在很多机会面前,也同样伴随着放弃,有人说要学会舍得,我觉得舍得就是要有敢于“舍弃”的勇气和等待“获得”的毅力,学会取舍会让你更好的抓住属于你的机会。
08年3月,我刚刚进入大学一个月,许多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开始了针对预科生的纳新,当我开始关注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一些社团报名表提交的时间。于是要来了某社团负责人的电话,想发个信息争取一个面试机会,却阴差阳错地发给了时任浙大勤创创业实践指导部的副部长。收到回复时才得知发错了短信,感觉十分尴尬,学姐并没有生气,反而向我介绍这个组织并且问我有没有参加面试的兴趣。虽然当时对勤创并不熟悉但也略闻其大名,能够得到这样一个面试机会也是一次锻炼,稍稍思考就接受了。特别感谢学姐给了我一个面试的机会,让我进入了勤创,之后做活动、带项目、做部长再到主任,当机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在错过后追悔莫及。
10年12月,安永在浙大举办了对话行业领袖活动,安永税务合伙人来到浙大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发展轨迹和安永的生活点滴。其实安永招募实习生申请时间已经截止,内心里不断挣扎到底要不要去递一份简历,很是担心会不会当面吃到闭门羹,会不会很丢脸,几经纠结还是带着简历去参加了活动,抱着一丝争取实习机会的希望。活动结束后,我留了下来与合伙人聊了聊职业发展,谈了谈人生规划,递上了我的简历,怀着忐忑又平静地心情回去了。让人惊讶的是,仅仅过了三天,就收到了杭州所邀请面试的电话。
还是那句话,你不能控制机会出现的时机,但是可以选择抓住机会的时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犹豫,在思考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于是乎就延误甚至错过了把握机会的黄金时间。冷静下来想想,错失机会不在客观的事而恰恰在主观的心,充分的思考是必要的,果断的态度更加重要。
做一个善于倾听交流的人
进入大学,不再像高中那样有老师追着你,父母赶着你,一切都要靠自己,这也使得跟多人感觉大学的节奏慢下来了,目标模糊了,动力不足了。而大学之魅力,就在于老师、学长学姐更加开放化,只要你主动交流,他们就愿意提供你所需要的帮助,分享他们的经历,帮助你分析遇到的困难。所以,学会倾听,善于交流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能力。
08年12月,大一上学期还未结束,但对我来说马上就要在大学渡过完第一年的时光,要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选专业。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觉得学习语言文学确实不适合自己,所以管理、法律、传媒这三个词进入了我的视线。为了确定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一方面选修了诸如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法理学、大众传播通论等课程,寻找自己对这一学科体系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也与相关学科的老师学长交流,包括管理学院的张小林老师、宋国民老师,法学院的夏立安老师等等,还有管院和传媒学院的一些学长学姐。很多时候,你自己一个人思考只是在纠结,你需要有过来人给你指点迷津,特别是老师给你的帮助。无论是专业选择,学业规划,职业规划,老师都是很好的交流对象,特别感谢张小林老师在那一段时间让我更好的认识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让我不断的思考而发现自己真的适合这样一个学科,进入管理学院是我无悔的选择。
10年12月,大三上学期还没结束,另一个重大问题进入了我的视线,那就是毕业之后要做什么。大一的时候想着要保研,大二的时候想着要出国,到了大三又觉得工作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就在其中纠结、犹豫、挣扎。其实对于每个人都是这样,重要的不是做出一个怎样的选择,而是做出选择之后坚定地走下去,努力奋斗而在将来无怨无悔。在这时候,管理学院的各位学长学姐真的给了我很多帮助,包括傅鸳鸯学姐、刘瑶学姐和张卓学姐等等,无论是保研的、出国的、工作的,都给了我很中肯的意见。特别感谢刘瑶学姐与我的一次交谈,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也在之后的思考和实践中让我明白了自己想要走的一条路。浙大勤创的张玉菲学姐跟我说,有时候我们不敢选择是害怕失败,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有的时候只有抛开这些才能做出最真实的选择,走好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好别人喜欢的路。真的是这样。
或许你会觉得我的故事很简单,只是聊聊天,做做决策,但是当你成为一个乐于与别人交流的人的时候,不仅仅是在这一次简单的决策中变得更加果断,这种习惯和精神会让你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多的学会寻找团队的协助,学会主动与人交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做一个勇于认识自己的人
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并不仅仅是一个复杂的哲学话题,其实仔细想想它就在我们身边。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在你不断自我挖掘、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再次挖掘的过程中,你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提升自己。
09年12月,第二届浙江大学泛长三角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召开,较08年第一届的大会,这次会议邀请到全国22所高校的200多名代表,可以说是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大学生区域性模拟联合国会议。在整个半年的筹备过程中,整个组委会虽分为了八个部门,但是大小事情我都会亲自过问,虽然掌控着整个大局,但也让自己很是辛苦。在正式会议前三天,我病倒住院了。躺在校医院的病床上,感受了半年来最安静的三天,没有电话没有短信,却让我思考了很多,认识到自己授权不足的问题。作为一名管理者,学会合理授权不仅可以让自己轻松,更重要的是让下属有动力,让组织有活力。所以在10年第三届大会的筹备过程中,我不断告诫自己要学会授权,虽然有的时候信息掌控会略有不足,但是整个团队的氛围、每个人的收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是一个管理者不断改善的过程吧。
11年2月,开始了在安永的实习生活。短短六周的实习,让我认识了一帮朋友,融入了一个团队,学会了很多东西。我的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员工提供个人所得税核算和申报服务,每天与各种数字、各种表格打交道,各种计算和公式充斥其中,文件堆积如山,虽然充满了压力,但却让我很兴奋,喜欢这种忙碌而充满挑战的生活。在实习之初,犯错是经常的事,漏了小数点、算错数、少了数据等等,有时会在改错的过程中让我非常烦躁。Senior告诉我,实习的这段时间,学会专业知识还是其次,培养这种细心和耐心的精神倒是很重要。我也不断告诫自己,要更加认真,多看示例文件,多向senior提问,保证犯过的错误不再犯,也就是这样,慢慢的正确率越来越高,在所有实习生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如果你现在问我,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也很难回答你,因为我还没有完完全全的了解自己,或许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自己吧。但是与之前相比,我对自己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多了,越来越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这也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得到的。有人说过“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而我觉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以复制的,你的成功除了需要高人指路、贵人相助,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领悟,想想自己读的万卷书、行的万里路,还要有一刻敢于看到自己不足的心,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你自己。
在过去的一年中,紫领也带给了我很多很多,作为第一期的紫领学员,我们15个人在张刚老师、阮俊华老师、蔡荃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我剖析,组织紫领沙龙,进行挂职锻炼,从相识的同学到相知的亲人。在这样一个充满牛人的团队里,懂得向他人学习,学会找准自己的定位,大家通力合作,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虽然现在培养期已经结束,但我们永远都是紫领人,并且朝着紫领这个神圣的方向不断努力,前行。
最后,希望大家在大学里能有下面这些收获:有一件值得骄傲的经历,有一个流过血流过泪的团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个能够交心的知己,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有一个敬仰追随的前辈,有一段无怨无悔的回忆。当你拥有了这些的时候,你的大学生活就算是完满了。
荣誉只属于过去,如果一定要送上你的喝彩,请将它献给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