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零维度旅行时尚生活休闲生活 |
分类: 国内旅行 |
夜深,雨急,冬凉!年底了,最近一直很忙,忙到几乎没有时间更新博文,今日终于抽空之余补上近期顺利出差的一次特殊出行。
生平第一次走进梅州城,扑面而来的雾霭与闪烁的街灯,在我眼前幻化成了一个人影。他,是我最尊敬的一位中学数学老师,梅州梅县人,我对梅州的第一印象,都是他给予的。精瘦精瘦的他,会踢足球,有时鞋一脱,赤脚带着球,在我们这些小球员中盘来绕去,无人能挡。记得他说过,梅州不仅是足球之乡,祟文重教风气也盛,即使穷人家的孩子,砸锅卖铁也要供着读书。他在我们眼中,无疑就是苦学成才的典型。
这次一进梅州,便听当地朋友用两个词儿,给这座古城重新定位:一为“客都”,二是“慢城”。客都似乎说的历史地位,慢城概括了今日特色。稍加品嚼,两词的内涵都相当丰润,非慢慢体验品味不可。梅州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梅州人讲的是我们难得听懂的客家话,而且是众多种客家话中的“标准语”。如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客家话播音,采用的就是梅州话。并非拥有“标准语”,就算得上“世界客都”。我们来到梅州城内新建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寻觅“客都”的谜底。
历史上中原人的南迁,统共6次,总是伴随着战争硝烟、外族入侵和种族械斗,最终主要集聚在赣粤闽交界处的这片荒僻之地。梅州不仅是客家人最后一次大迁徙的集聚地,也是客家人走向世界的出发点。史料记载的第一位迁居海外的客家人,是梅县松口镇的卓满。那是宋末之时,元兵奔袭赣粤,宋帝封江西客家人文天祥为信国公,征兵抗元。卓满与众乡亲响应参战,兵败后远逃印尼加里曼丹岛垦荒定居。他们在岛上建造的中国式城堡,至今还在诉说着那段历史。
一直以为只有福建才有的土楼,没想到梅州的围屋也同样让人震憾。
客家祠,这个记载了世世代代客家人的悲欢离合,总是与保家卫国的民族大义紧密相连。在梅州蕉岭县淡定村人丘逢甲的展板前,我端祥许久,不舍离开。
梅州市区一角。
如今的梅州早已融入了新建筑,已渐渐有了种新时代的气息。
更多新动态,欢迎爱生活爱旅行爱美食的朋友,评论请大家移步微博,私信开放!
合作请私我Q 100698337(加时请说明原因,非诚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