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集》065《黄金二十年》
(2013-08-19 21:01:53)
标签:
随笔感想原创杂谈 |
分类: 《遐想集》 |
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至现在72岁。
世界上,有专家认为:55岁到7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有效生命指的是我们在意识上能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在体力上能料理自己生活。
今天我们的寿命的增加,不是那种苟延残喘的拖长时间,而是人有效生命的延长。
前几年,《今日美国》报导二战后的婴儿潮进入退休的年龄,认为和他们的前辈相比,这一代人精力体力充沛,生活丰富多彩。
所以说,55岁到7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你如果注意保养,适度地锻炼,好好地把握,完全可以把这段年龄延至80岁乃至90岁。
当我们进入五六十岁时,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至少,过了需要我们给予太多照顾的年龄。
当我们进入五十多岁时,我们的工作经验已经积累到较高的层次,对于事业上问题,游刃有余。
这个年龄段的人,心态平稳,遇事淡定,对生活满意度高。
这个年龄段的人,心里稳定,思想健康,行动更没有负担。
在这个年龄段,至少有三点是人生其他阶段不可及的:
有点钱有很多闲、考虑问题很周到、游山玩水情趣高。
第一点:有点钱有很多闲。
年轻的时候,我们忙于工作,基本上是没有闲,当然也没有什么钱。
人生到了这个黄金年龄段,经济收入比较稳定。稳定的收入为我们提供物质手段去发展我们的情趣爱好,不管是追寻童年的梦想,还是修补青春的遗憾。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二点:考虑问题很周到。
年轻的时候,我们做好工作,基本上立足本职,经验在逐步积累中。
人生到了这个黄金年龄段,智力达到最高点。人的体质到二三十岁后开始下降,但人的智力却仍在不断发展,面对突发的事件,我们会比年轻人更从容不迫。处理生活难题,我们经验丰富,游刃有余。
第三点:游山玩水情趣高。
年轻的时候,我们忙于上班,基本上空缺休假,旅游更是在江浙。
人生到了这个黄金年龄段,体力还可以,走路虽未必健步如飞,但也没到吴牛喘月。我们有精力可以去艺海拾贝,史林揽胜。旅游,摄影,读书,听音乐,练书法,倘佯于山水之间,猎奇在市坊之中。
把握这二十年的黄金岁月,关键在于要进一步更新观念。
首先要确认自己还很年轻,新鲜的事物能接受,花前月下与年龄无关。
把握这二十年的黄金时期,关键在于要进一步积极行动。
要抓紧有效的时机去旅游,积极付诸于行动中,不要再等待之中犹豫。
我们还要做到:
说话不唠叨,年轻时讨厌唠叨,当了长辈,也请你不要唠叨。
不活在过去,跟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往事,少和年轻人谈过去。
不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己见,从别人的角度看,就是固执。
不怨天尤人,天下没有人欠你什么,一定不要抱怨和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