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集》036 《想起邓丽君》
(2013-05-08 14:07:28)
标签:
随笔感想原创杂谈 |
分类: 《遐想集》 |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要问问炊烟,你要去哪里?”
委婉动听的邓丽君歌曲镶嵌着一种难舍的不了情。
邓丽君出身于 1953年1月29日,是一位在亚洲和全球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台湾音乐家。
邓丽君病逝于1995年5月8日,42岁的她因气喘突发,结束了自己近三十年的演艺生涯。
在很多观众心目中,她就像一个甜美可爱的邻家阿妹,到别处去了,但她的歌声还留在这里悠悠地回荡着……
许多年前,一代年轻人被她甜美的歌声深深地陶醉。
许多年后,这代人步入老年后,仍然迷恋她的歌声。
也许是邓丽君自身经历的曲折和坎坷,她的演唱,最触动人们的还是歌声中流露出的些许伤感,它能直达到人的内心深处。
也许是因为邓丽君的声音纯净,演唱质朴,掌握了多种音乐形态,有着极高的天分和灵气,所以能够以情传声、以声达意。
也许是没有人能像邓丽君有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有这么多的铁杆歌迷,有这么多的同代人、后来人受到她如此深厚的影响。
邓丽君的歌截取了人生经历中的一个个生活片断,使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人生道路上反思自己走过的脚印。
“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愿你变作彩霞,飞到我梦里。”
甜美淳朴的邓丽君歌曲缠绵着回味无穷的穿透力。
在她的演唱中,经过她自然、质朴和动情的演绎,你会认同她的演唱是最符合你对歌曲的审美和理解。
在她的歌曲里,欢快的情感,让你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温馨;伤感的情绪,让你听到的是一种苦尽甘来。
也许是邓丽君的语言天分和文化修养,使她更能淋漓尽致地演绎不同音乐的内涵。她是用情在唱、用心在与听众“互动”。
也许是在那个情感爆炸,压力倍增的现代社会里,不少人内心深处依旧期盼着能回归到从前那个简单而美好的纯情年代。
也许是她的歌声如深谷里悄然绽放的幽兰,纯洁天然,高贵典雅。邓丽君令我们特别向往,同时也让我们感到特别的神伤。
邓丽君的音乐是属于整个华人世界的,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都可以听,都可以唱。
一位歌迷说:“邓丽君的声音具有中国女人的特色,充满了东方女性的神韵,温柔不失坚强,动听而且委婉,令人着迷。”
一位专家说:“当一个人离去以后,她的歌声还能够让那么多人怦然心动,对于中国文化的意蕴来讲,她已经不是一个歌手。”
一位音乐人说:“在海外时,非常渴望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她的歌声有一种能够抚平我们情绪的东西,一种难以形容的中国味……”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地怀念邓丽君?
因为她的歌曲,她的歌声对于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很真切。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邓丽君歌曲在她亿万观众的心里留下深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