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彤小妞
我是彤小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49
  • 关注人气:1,0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年纪对同一个绘本的解读

(2014-06-17 12:03:53)
标签:

彤彤成长记录

3岁5个月

阅读悦美

旧书新读

杂谈

分类: 悦读阅美在进步
不同年纪对同一个绘本的解读

    《七只瞎老鼠》是我个人蛮喜欢的一个绘本,带有中国风元素,封面的剪影效果让人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故事是改编自传统故事《盲人摸象》,作者是美籍华人杨志成。故事的内容很简单:
七只瞎老鼠在池塘边碰到了一个大怪物,谁也不知这是什么?于是,从星期一开始,每天有一只老鼠去探究,可惜他们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回来报道的答案各不同。而只有到了星期天,最后一只白老鼠从上至下把怪东西摸了个遍,这不是像前面的老鼠所说是一根柱子,也不是一根绳子,更不是一把扇子……而是,一头大象!最后,所有的老鼠都跳到大象身上上上下下摸了个遍,这才确认,原来白老鼠说的才是事实。以此引申一个道理:只知道事情的一部分却自以为是,则容易闹笑话;要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再下结论,才是有智慧的。 不同年纪对同一个绘本的解读

这一本是彤彤两岁九个月左右拿出来读,虽然她对基本的颜色:红黄橙蓝绿紫白都认识得蛮好了,但是当初拿出这一本书读后,我发现她的理解力还达不到理解好整个故事。另外,在给她讲的过程中,试着去提问一些问题,可是她很不耐烦,拼命地催我:“妈妈你讲呀,不要问,你讲呀。”想想那真是一次很失败的阅读体验,或许是这一次失败的经历打击了她,自此,她从不主动从书架上取这一本书,而且但凡我拿出来,她也会说:“妈妈,我现在不想看这一本。”我深深地知道,孩子有挫败感了,唉,都怪我太急燥了。于是,这一本书就静静的搁在书架上整整五个月没碰过了。我想:“时间会是良药,总有一天你总能继续看吧。”
 
还真如我所愿了,约莫在三岁三个月左右,某一天彤彤从书架上取出这一本书让我给讲,我心里那个激动呀!我一拿起书,指着封面那几个字念:七只瞎老鼠,(正处于数字敏感期)她立即就说:“我来数一下,1、2、3......”。“妈妈,我发现这些老鼠是没有眼睛的,所以他们是瞎的”(立即闭上眼睛作出看不见的模样给我看)。嘿,还不错,达到理解这个封面所要表达的效果了。环衬页,一根细细弯弯的尾巴已经翘起来了,彤彤立即说:“我知道,这是老鼠的尾巴。”大幕拉开,主角粉墨上场了!每一次,每一只老鼠去看怪物,左页画老鼠回来报告答案时,右页的图画就画他们的答案。另外,回来的老鼠报告答案对着说的那只老鼠,就是即将下一页要出任务的“兵”。带彤彤看过两页后,问了这个问题,接下来该哪一只老鼠出场的顺序,她都能预测准确。这一本书,出彩的另一个地方是在运用色彩语言这一块,紫色的老鼠所想的峭壁是紫色的,橙色的老鼠所想的扇子是橙色的,绿色的老鼠想像的蛇当然是绿的......这也影射主题——自以为是!最后一页,每一只老鼠跑到大象的身上,站在自己之前所说的那个位置。合上书,和彤彤回顾了一翻,她基本都说得出来。
 
再次新读这一本书,明显感觉到年纪的增长,孩子的理解力也在见长,所以她更愿意与我分享她的发现,每一次发现,让她兴致高昂。同时,更愿意开口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点真的很之前很不一样,当然我也长了教训,记住她是一只蜗牛,得多一些耐心,慢慢牵着她走。

谢谢卡卡妈、小宝妈的推荐!
不同年纪对同一个绘本的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