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仿学习也是一种习得

(2013-09-03 19:33:57)
标签:

育儿

彤彤成长记录

亲子阅读

生活经历

模仿习得

分类: 2-3岁de成长
某一天下午,彤彤在翻看《蒙氏右脑启蒙》的旧期刊,我在一旁打电脑。她走到我跟前,突然说了一句:“妈妈,我可以拿牙签吗?”在我家,这一些尖锐的玩意,包括剪刀、钉锤等,基本是放在彤彤搬个椅子或打个抽屉就能够拿得着的地方,不过她知道这一些物品都比较危险,若自己要使用前得咨询大人的意见。“你想要牙签做什么呀?”我问了问。“妈妈,你看,书上用棍子来排形状,我用牙签来试试。”她指了指刚刚看过的那一页面告诉我。图面是用火柴来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嘻,还不错,知道要学以致用。她拿了十几根牙签,分别摆了三角形,正方形,边摆边跟我说:“妈妈,书上的牙签都有黑点点的,我们家的怎么没有?”嘿嘿,她并不知道那带黑点的玩意是叫火柴。模仿学习也是一种习得

模仿学习也是一种习得

模仿学习也是一种习得
 
从这一件事情,我更加肯定如题的这么一个想法。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模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模仿学习也算是一种习得呀,每天通过所见所闻所听的模仿,来完善自我的成长建构。想起彤彤小时候,从牙牙学语、爬行、走路及至玩游戏等,都是这么一路观察模仿学习而成的。另一方面,幼儿的启蒙阅读也给孩子打开了一扇模仿学习的窗户。比如:之前彤彤看过某婴儿期刊,虽然谈不上精品,但她通过听故事看图画,萌发了要跟小主人公一样的念头,好好吃饭、自己走路、爱上洗澡等等。看《阿波林的小世界》,刺激了她想模仿照顾小玩偶,热衷玩过家家,通过体验得到某种心理欲望的满足。而某一类书籍,像彤彤看过的《小猫当当》系列、《大卫不可以》等系列,其实并不需要担心她会一味地模仿,而学到坏的行为习惯。相反,书本如镜子,若有一些经历是她亲身体验过的,这个年纪让她来看,她完全能明白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正确。可以说,自身的经历结合书本经验,让她能有更深刻的体验。
 
彤彤这一个阶段,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模仿心理还是蛮强的,喜欢说“像谁谁一样的、买一个跟谁谁一样的。"(想起最近一起看的《小达摩和小天狗》一书啦,已写过博文)。生活中很多事情,即使是一件普通的物品,凡是她能想得起跟她之前看过的哪一本书上有类似的情境对应的。比如:心血来潮自己把撒了一地的积木收拾完好,她还会说:“我像米米一样,来收拾。”我给她买了一件红色的衣服,她会提到《莎娜的红毛衣》这个故事。上周六,我们在家读《妈妈,买绿豆》,她心血来潮要求我也给她拿一个瓶子,说她要种绿豆。我给她讲,家里没有土,要不咱们可以换成水来种绿豆,看看是否也能发芽?于是,她用心去把绿豆装进瓶子里,再装上水,看了又看。第二天,她一起床就去看绿豆,惊奇地发现,绿豆竟然长出小小的白芽,兴奋地冲去房间告诉爸爸,她种的绿豆跟阿宝的一样,也发芽了。模仿学习也是一种习得
 
很多人担心,小孩子爱模仿是不是没有创造力。其实不完全是,本身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都是通过模仿观察获取知识的积累,只不过我们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模仿,保护和尊重孩子这种学习权利。

谢谢卡卡妈的推荐!
模仿学习也是一种习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