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2016-10-04 08:28:58)
标签:

诺贝尔医学奖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

细胞自噬机制

老孟

分类: 人物传记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大隅良典和能自噬的细胞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许,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包括大隅良典在内,已经有25名日本或日本裔学者获得诺贝尔奖,包括11项物理奖、7项化学奖和4项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什么是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是近年来热门研究领域。“自噬”字面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实则是一种细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环的基本过程。通俗地说,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细胞损伤和凋亡。“自噬”概念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当时研究人员就发现了细胞这种降解自身成分的现象,但有关机制一直不为人知。

  他为细胞自噬做了啥?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大隅良典通过利用常见的酵母进行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

  研究细胞自噬的意义?

  评选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细胞如何实现自身的循环利用。在适应饥饿或应对感染等许多生理进程中,细胞自噬机制都有重要意义,大隅良典的发现为理解这些意义开辟了道路。此外,细胞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引发疾病,因此干扰自噬过程可以用于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他得知获奖说了啥?

  大隅良典现年71岁,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然后前往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留学。

  得知自己获奖,大隅感到意外和荣幸。他在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室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于我这样从事生物学这类基础科学研究的人而言,获得这样的评价是光荣。”他还说:“对年轻人来说,并不是在科学研究道路上都能取得成功,但重要的是去挑战。”

  “我的信念是,做别人不做的事,”他在日本广播协会电视节目中说。

  人物简介

  大隅良典生于1945年,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分子细胞生物学家。他将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大隅良典在有关细胞“自噬作用”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阐明细胞适应环境的机制、“自噬作用”原理及其生理意义作出重大贡献。

  获奖经历

  近年来,大隅良典凭借其在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

  2006年

  获得日本学士院奖。日本学士院于1911年设立的一种学术成就奖,共9项,其中5项授予纯科学以及其应用方面的卓越贡献,4项授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2012年

  大隅良典因在阐明细胞适应环境的机制、细胞自噬作用原理及其生理意义方面的重大贡献,获得了当年京都奖中的基础科学奖。京都奖由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捐资设立,从1985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有“日本的诺贝尔奖”之称。

  2013年

  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当年获得诺贝尔奖呼声较高的28人候选名单中,大隅良典就因细胞自噬作用研究而入选。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65,20161004670195870.html


                    阅读之后别忘了在右下角点——“喜欢”

感  谢  惠  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