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据考古发现,台湾很早以前就有人了:
1.旧石器时代:包括长滨文化、网形文化、左镇人。
http://p1.pstatp.com/large/36450009f1601a0ecaa2
2.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大坌坑文化为代表。
3.新石器时代中期:以讯塘埔文化、牛骂头文化、牛稠子文化、“东部绳纹红陶文化”为代表。
http://p1.pstatp.com/large/36420009f84b1b39e9a4
4.新石器时代晚期:以芝山岩文化、圆山文化、丸山文化、营埔文化、大马璘文化、大湖文化、凤鼻头文化、卑南文化、花冈山文化、麒麟文化为代表。
http://p3.pstatp.com/large/36410009f16c0507c840
5.金属器与金石并用时代:以十三行文化、二本松文化、番仔园文化、大丘园文化、崁顶(猫儿干)文化、茑松文化、北叶文化、龟山文化、静浦文化、Lobusbussan文化为代表。
大约距今1800年前,台湾才开始进入青铜时代,也就是说,从这一点而言,可以大致肯定在那之前台湾不太可能与大陆会有颇具规模的往来。
因为,大陆早在距今约3600年的殷商就进入了璀璨夺目的青铜时代,因此,如果台湾在那之前就与大陆有联系的话,那么是不可能那么迟才翻过一个纪元的。
因此,在台湾岛内的观点了有一种说法,认为台湾的“前史”(即与大陆联系前)是“东、南来说”——意思就是在那时候,台湾主要还是属于“南岛语族”或曰“太平洋文化圈”。
就是可能与今天的琉球群岛(可能也包括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方向的岛国岛屿来往更密切。
http://p1.pstatp.com/large/36440009f9726c148c2b
也因此,台湾的“前史”就是原住民的历史,也就是今天台湾岛内的少数民族:阿美族、泰雅族、鲁凯族、太鲁阁族、卑南族、排湾族等一共14个。
这些民族在遗传学与基因学上都被证明了他们的确是太平洋人种,而不是大陆的主体民族汉族人,也不是其他大陆系的少数民族(个别可能有些血缘关系)。
比如,直到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时,台湾的中部还有个“大肚王国”,那就是台湾最后的原住民政权。
http://p3.pstatp.com/large/36440009f9a68b621a1b
http://p3.pstatp.com/large/36420009f8aad261fdb5
而大陆正史中,记载与台湾的第一次接触恰恰就是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即台湾)。
http://p1.pstatp.com/large/364300018546607c3893
孙权与他都将领卫温、诸葛直可算是最早前往台湾的,因为,这一次是有代表性的,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
http://p1.pstatp.com/large/36440009f9e5e6a49d5e
可见,那次孙权确实有开发台湾之意,只不过最后也是因为山海隔绝,而且台湾还太落后故最终放弃。
也因此,即那时候台湾终于正式与大陆建立了联系,但是一直都处于未开荒的状态。后隋、唐、宋、元皆如此,虽然隋时汉人已经开始移民澎湖,但台湾本岛区却始终只是作为海防及中转使用。
到了明代,福建一名传奇海盗的横空出世,才最终拉开了大陆开发台湾的大时代,他的名字叫:
颜!思!齐!
http://p3.pstatp.com/large/36410009f2122cc312b2
1589年——1625年,字振泉,漳州海澄县人。生性豪爽,仗义疏财,身材魁梧,并精熟武艺。台湾开发史上,颜思齐最早率众纵横台湾海峡,招徕泉漳移民,对台湾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拓垦,因而被尊为“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台湾通史》为台湾历史人物列传,“以思齐为首”。
这一位“开台王”可是连今台湾的绿营人士也不敢轻易虚无反对的,因为,他实在太有威望了!
http://p3.pstatp.com/large/36420009f92292696c3d
位于台湾云林县北港镇北辰路一号由原民国台湾省政府设立的“颜思齐开拓台湾纪念碑”印证着着华夏族大规模移民与开发台湾的历史。
明天启元年(1621年)颜思齐、郑芝龙等人率领众人(闽南人)由笨港(今北港与嘉义县新港)登陆,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是时,土番以为外敌侵犯,聚族攻击。思齐遗人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在笨港东南岸的平野(今新港),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垦荒需要资金投入,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台湾终于“人丁兴旺”起来了……
因此,郑成功只能算第二个开拓者(或者是继任颜思齐卫“盟主”的郑芝龙算第二个,因为他同样启动了大规模的移民)。
无论如何,不管是颜思齐,还是郑芝龙及其子郑成功,他们开发台湾虽不是代表大陆官方而来,但是他们都同样地捍卫过台湾原住民同胞及大陆移民同胞的安危福祉,抗击过西方的侵略者。
http://p1.pstatp.com/large/36410009f2fa3b1cbd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