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说“韩”】第卅玖话:《6疑金丹华采访视频》

标签:
韩寒管城子宋体《管锥编》为了无言的期待 |
分类: 无风说“韩” |
文/无风即风
这两天实在太忙,又到外面讲课,又到棚里录自己的歌曲,下载了所有视频,可是却没有时间看,本来想趁周六、日大干一场,看来都不必要了,网友们的效率太高了,视频里的关键证据快被挖完了!5555555!
好歹哥也是较早期的质疑派,隶属“民间精英”第二纵队——支援部队,队长是@戒你如梦(详见@莱茵兰),既然在“精英”队里,我不质疑对不起观众,哈哈~!
大家都在质疑韩寒,我就来点另类点的,我要质疑金丹华吧~~!金同学接招!
一、《管锥“新篇”》
4分18秒:金同学说完《围城》以后,沉吟了一会,再抛出《管锥“篇”》,这两本书名跟韩寒之前的表述一样倒没什么奇怪,毕竟韩老弟逢人便谈及“围&管”,又自号小钱钟书,可是怪就怪在你把“编”说成“篇”。当然金同学声称自己和韩寒同窗那会是不读这些书的,只有天才如韩寒才读的,而且他的思想境界比你们同龄人高多了,所以理所当然那些很“生僻”的书你是不看的,所以你也讲错了是吧?
那么,我们来看看你是不是口误?
二、讲究的金同学
7分54秒你跟记者说:学术性的他也看一些,比如陈寅恪,我是不看的,因为看不懂,要到大学才看….(大意)
记者显然不知道陈寅恪是谁,于是你善意提醒并纠正记者,记者依然是不懂,最后将字拆解出来告诉记者,并特意提醒“恪”字的正确读音。那么,一个对文字如此讲究的人,一个如此细心的人(把当年的书都带过来),一个爱看陈寅恪的人,好歹也对《管》有个最基本的了解吧?可是居然说错了关键字眼??
(《管锥编》的意思大体是以管窥天,以锥钻地,编就是编撰,“管锥”是钱老的笔名的另一说法,取自韩愈的“管城子、毛锥子”——即为笔,故取名“管锥”,而“编”是指《管锥篇》此书汇聚了《周易》、《左传》、《史记》等包含了数十本古今著作的一本书,是钱老20年间的读书札记。)
把“编”混成“篇”,声称很爱文学的金同学是犯低级错误还是眼光游离想起某人突然紧张导致啊?
三、韩寒很紧张,后果很严重
40分31秒,你说:前段时间,大家在电视上啊..或什么的看到韩寒老是说错话或是怎么地,我猜想他可能是紧张,你看他,一个人,是不是…?(大意)
大家觉得这位金同学在镜头前面紧张不紧张?淡定不淡定?一个非公众人物,第一次接受采访(我猜)如此淡定,口才那么好,淡了两个多小时,居然说一个 “比同龄人思想境界高多了”,又“私下很爱开玩笑,很多话讲、非常机智、妙语如珠”(金的原话)的人,居然会紧张?
金同学,你怎么不紧张了?
噢~!上帝,看来又是我多疑了!继续
四、金同学,立场很不坚定。
没忘记金同学一开始就很严肃的讲韩寒有多么勤奋,多么认真刻苦吧?但当他说出《西方哲学史》后,记者说“那么复杂的书他也看啊”?
金同学说:当然,这些书看没看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呵~!(干笑一声)
金同学你介是犯了瞬间失忆症还是?
五、《挪威的“新”森林》
本人我是标准的村上迷,曾经在几年内因为太为村上着迷而完全看不下其它的书,当金同学第一次展示出《挪威的森林》我就觉得眼熟,因为我是从2000年初才开始看村上的,我买的那个版本恰恰和金同学的一模一样,莫非金同学声称“在韩寒买了没多久后我就买的”这本《挪》是2000年版?金同学果真是韩寒同学的挚友,一样具有神奇的穿越神功吗???
似乎金同学也意识到某些问题,于是便补充一句“当时大多数是这个版本吧”(大意),这一句话很无厘头、很奇怪,又没有人这样问他,他自己无端端冒出这一句话,大家说呢?
注:笔者我并非敢百分百肯定金同学拿出来的这一本一定是2000年的版本,不过除了以上的疑问外,我还有一个疑问,请看本文的图片,那本书是否很新、很新、很新新新?
http://s11/middle/6b800ecegbbe6cbaaca9a&690
注意看书的页面,是非常的平整整洁的,书的封面也很整洁,按道理,金同学如此爱书,怎么会能把一本10多年的好书保存的这么好???风某真的想学习一下,虚心请教金同学。
(此处破朔迷离)
六、神奇的纸条
最破朔迷离的不是以上五点,最神奇的也不是金同学可能身怀的穿越神功,而是那张神秘的小纸条。
5分42秒,潇洒淡定的金同学面朝镜头,向摄影师招手示意关掉摄影机,记者与摄影师是故意不配合还是怎么样不得而知,反正没关,此时的金同学表现出了整个视频里最不淡定表情(低头、沉吟、若有所思),而且声音突然变小,在那里嘀咕“我那个昨天想了想,因为…”(后面听不清楚)
从视频看,金同学应该不知道摄影师没关镜头,因为他后来又说了一句:
“这东西拿出来好像不太好吧”!记者“随便你怎么来就怎么来,你也可以放在桌子上看一看”(^_^ 土豆网的记者可真…)。金同学没有把纸条放上桌子,而是低头认真的注视着,大概6秒以后,金同学对着镜头腼腆的笑了笑,示意再次开始摄影。
可怜的金同学,镜头压根没关…..
金同学开始讲现代作家和《三重门》…..
金同学,你这么细心去把当年的旧书都找来接受采访,对当年韩寒读过的书,说过的话如数家珍,确突然间要纸条来作啥?
是在路边捡到的还是?
再接下来的情节我们都很熟悉了吧?无非都是信誓旦旦的看过无数遍“韩寒晒稿”却没有见过“韩寒写作”..(此处不赘)
建议大家去看看过年那会马日拉的用50块钱买回来的那一篇《为了无言的期待》,作者正是这一位金同学,金同学声称自己与韩寒相比甚远,但是他的这一篇作品却远较韩寒同学好多了。
特别是语言表达水平,相当不错。
我突然之间又开始邪恶,对不起,金同学….我开始怀疑你了…
朋友们,这个视频告诉我们什么?
附《无言的期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ad7d801012n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