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相煎何太急?”- 评周杰林心如事件

标签:
娱乐 |
秋天通常都是鼻炎先生与我约会的日子,吃过鼻炎药,昏昏沉沉,加上腿伤没有痊愈,躺在床上有时更便于思考。
他与林心如舌吻一事纯属子虚乌有,自己已经为这件事情背了二十多年的黑锅。网民们于是纷纷一边倒,声称林心如原来是朵被粉饰的“白莲花”,当年台湾剧组团队还不知是怎么仗势欺人排挤这位男明星的,这些现在在大陆捞钱的港台明星都应该滚回他们的老家去,一时间吃瓜观众奋起云涌,恨不能帮这位在娱乐圈多年不能翻身的男明星来他个鲤鱼打挺,同时也把自己在上司或是老婆丈母娘身上受的闲气统统化作一连串的污秽言语骂将出去,自己痛快不痛快先不管,反正能让别人暂时不痛快想想都舒坦。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哈,说话听音儿,锣鼓听声儿,我们来看看:“1、她们省 2、大陆的土老冒儿们3、上等人4、茶叶蛋”
这是四个足以激起群愤的字眼,尽管这篇微博写的文笔不通,狗屎烂尾,但是有了这几个关键字眼,私人恩怨立马就可以转化成了民族矛盾,令很多内心亢奋的“假爱国”民众拍案而起。
林心如说:跟尔康的感情戏一点都不深,就是你们俩的感情是这么浓烈又是这么深刻,但你的眼神都没有爱意,没有电,我说我不喜欢。我真实的生活,我不喜欢这个人,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在戏里面爱上他。”
这段话的解读非常简单,林心如也是个大直筒子,她特别不喜欢周杰这个人,特别特别不喜欢,不喜欢到在做访谈的时候忍不住对着镜头说了出来,当然如果周杰听了这段话心里会很不爽。
另外就是林心如在《康熙来了》里面被小S追问和周杰拍吻戏的细节
http://my.tv.sohu.com/pl/9333878/92439151.shtml
大家可以看链接,仍然表述了自己当年和周杰演吻戏时的尴尬,甚至被琼瑶阿姨大骂吻戏很糗,林心如表示她自己的嘴巴闭的很紧,甚至用牙齿抵挡了周杰试探的舌头。
这段访谈透露的还是一个意思,她非常地不喜欢周杰,以至于由于对现实中周杰的反感入不了戏,致使自己与尔康的吻戏很不到位,当然在小S的咄咄逼问下,也表达出周杰是有用舌头碰触她牙齿的行为,小S的节目本来尺度就大,善于制造话题来吸引观众眼球。这个节目周杰看了估计也会很不开心,梁子于是结下了,其实梁子早就不是现在才结下的。
周杰2010年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eaf230100ht07.html
对他的文章我不做评论。
说说我认识的台湾人。
说起台湾人我自认还是有些发言权的,作为最早进入外资企业的一批人,当年本人的几位上司都是来自宝岛台湾。他们有没有优越感呢?那自然是有的,就像一个来自殷实家庭的孩子会不自觉地在贫困生面前暗示着自身的优势,也会对九十年代还尚未完全打开国门的中国大陆充满着好奇与观望,小小的优越感有那么一点点好像也不为过。
他们会问:“大陆真的那么开放吗?你们为什么常把‘爱人’挂在嘴边?”
“‘爱人’指的就是自己的丈夫或是妻子,为什么不能挂在嘴边?”其实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爱人。
“‘爱人’难道不是情人的意思吗?”台湾人问。
“当然不是,我们所说的我‘爱人’其实指的就是我老婆或是我先生。”
“哦,原来是这样,昨天有人向我介绍说这是他的‘爱人’,我以为他会把情人随便介绍给别人。”
俺当时腹诽:“别人又不是二缺,把自己的情人介绍给你,嘻嘻…….”
我们生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同一个词汇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像当初周杰在还珠剧组里出现的“窝心”一词,两岸确实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里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不存在敌我矛盾,上升不到台湾反动势力企图反攻大陆这个层面上去。
台湾人说:“你们大陆女生吃的可真多。”
“我还并没有放开了吃。”其实在上司面前,说实话俺还是保留了风度的。
“女生真的很能吃……”
这就能吃了?俺的食量只能算是北京姑娘里鲜少的那一部分,他还没见过北京大妞怎么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呢,切,真没见识。
这些言语也许会令人有小小不快,但这只能说明这位台湾同事比较单纯幼稚,把心中所想直接表达出来,这也并不能说明说这话之人就不善良,当我骑马时被快马摔到地上时,却是这位心直口快的上司第一个跑来救助安慰。
如果一个人善于以恶意去对待生活中的琐事,那么“吃得多”就会转化成反动势力对我大陆女同胞的人身攻击,我们也可能会被我们的朋友诟病吃的有点多,那么一个台湾同事揶揄两句吃得多就是他对大陆同胞的仇视,是企图颠覆我们的一种卑劣手段?我们的心胸真的有必要这么狭隘吗?我们真的有必要那么敏感吗?周杰真的要用偷换概念的思维令自己恨的痛不欲生吗?
再看周杰的另一篇微博,他转发了一个脑残同情他的微博
寻找这样的声音为自己辩解就是很可笑的一种行为。
人生是需要反思的,你做过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今日会有这样或是那样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并不都是别人的错,“我今天所有的不堪都是因为你们TM欺负我”,这是一种混蛋逻辑,自己昔日或是今日的不检点都归咎于对方的身份的不对等,旋即上升为敌我矛盾来引起众怒更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无论是台湾人还是香港人,他们都是有着缺点同时也有着优点的普通人,他们只是生长在于我们不太相同的文化背景中。
其实说到底,当初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都没有那么重要了,周杰的内心需要为自己多年的不得志找到一个出口,他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跳出来表达他的想法,他等待了那么多年,他甚至自己都绝望了,就像《芙蓉镇》里的王秋赦,如果没有运动了,他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个流氓无产者。
而如今,有那么一大票人在同情着周杰的遭遇,多少人的内心中也埋藏着很多周杰蓄势待出。
同情的声音搞的周杰觉得自己更正确了,更加无辜了,先把林心如搞臭,各路导演终于可以重新看到他多年的不易,他的事业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可以回到正轨了。
好吧,我来做个预言:除了某些综艺,还是没有人会请他演电视剧或是电影,要不我们走着瞧,看看这预言能否实现。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三句不是给周杰们看的,想来他们也是看不懂的…
http://s6/mw690/001Y37cDzy7empjAi0Je5&690评周杰林心如事件" TITLE="所谓“相煎何太急?”-
(欢迎关注俺的公众号,俺不是微商,俺只是个码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