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盘古玉的方法
(2011-12-17 17:20:30)分类: 玲珑古玉 |
古玉的盘出,自古就有介绍。《玉说》中介绍:“盘旧玉法,以布袋囊之,杂以麸屑,终日揉搓抚摩,累月经年,将玉之原质盘出为成功。”
玉盘出后能使玉的色泽、润度得到改善。玉的盘出主要有如下几个条件:
1.受沁浅的皮壳,在人体和物件长期的盘摩下,表皮吃土、积垢和氧化物被磨去,下面玉质得以透露。
2.干坑、潮坑玉在盘摩的过程中,没有完成的化学变化,受到外源物质、水分氧气、酸碱的参与,进一步完成和稳定。
3.湿坑、钙化土沁较深的玉,其变质的皮壳受到盘摩之后,光滑程度得到改善,外源水分、有机油脂渗入皮壳,使原来一点不透的皮壳,在透光折射方面得到加强,相对原来的状态,显得圆滑润熟。
玉盘出后能使玉的色泽、润度得到改善。玉的盘出主要有如下几个条件:
1.受沁浅的皮壳,在人体和物件长期的盘摩下,表皮吃土、积垢和氧化物被磨去,下面玉质得以透露。
2.干坑、潮坑玉在盘摩的过程中,没有完成的化学变化,受到外源物质、水分氧气、酸碱的参与,进一步完成和稳定。
3.湿坑、钙化土沁较深的玉,其变质的皮壳受到盘摩之后,光滑程度得到改善,外源水分、有机油脂渗入皮壳,使原来一点不透的皮壳,在透光折射方面得到加强,相对原来的状态,显得圆滑润熟。
古玉出土时由于的受到较严重的侵蚀,表面已失去包浆的光泽,想用贴身佩挂或用手指反覆摩挲将其盘熟,要见效恐怕要十多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夫.较好的方法是如下:
步骤/方法
-
第一种,找一块质地致密的软布,,缝成一个小口袋,最好穿上一根带子,可以把袋口扎住,找一些端午节包粽子用的粽箬彀,(没有使用过的)除去叶中粗茎,然后将粽叶剪成碎片,(约0.5公分见方)小口袋中装上半口袋稍多的碎粽叶,再放入要盘的那块古玉(一次只能放一块),扎紧袋口,然后用手反覆揉,擦,捏,蹭,用各种方式慢慢擦之.晚上看电视时可以一边欣赏电视节目,一边拿捏擦拭玉器,既不影响看电视,又活动了筋骨,还可以盘熟玉器,真是一举三得!
盘玉时由于受到摩擦,玉器会渐渐发热,促使玉器中的土气慢慢吐出.这样盘上十天半月,取出用开水浸泡,再贴身佩挂几天,然后再放入小口袋中如法盘玩之,盘玩一段日子后,粽箬彀会渐渐粉碎,减少,此时可酌情添加,使其总量始终维持在口袋的一半以上.此种盘玉方法也是武盘,优点是便于施力,却又不会伤及玉器.
效果比较明显.一般受侵蚀不很严重,玉质不是太差的出土古玉,经过几个月的盘玩,就可以基本盘熟了.有些受侵蚀较严重者,或玉质很差的古玉,费时就长一些.
-
第二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找一块白色的真丝绸布,将其折叠成多层,直接用它来擦拭古玉.巧的是丝绸的虫丝蛋白与人的表皮相似,都是角蛋白.而且丝绸的质地柔软,既便于施力摩擦,又不会伤及玉器.多层丝绸可以擦到玉器的周身各处,连刀缝内亦不会放过,因此效果很好.实践证明,用丝绸布擦拭,只要持之以恒,效果十分明显,表面光泽凝重光亮,相当自然.如果有条件,可以找一块薄的白色的羊毛呢子来擦拭古玉,效果也不错.
-
香港一带的古玩商,喜欢用猪鬃毛刷去刷玉器,以使其光亮.鬃毛的优点是可以刷到纹隙的缝中和玉器低洼部位,甚至收到孔洞口沿内.它的缺点是太费时间,收效过慢,实际上是有劲不出来,如果将丝绸擦拭与鬃毛刷结合起来使用,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古人提到的软布擦拭,相形之下,效果明显不如丝绸.目前古玩界最常用的擦拭用具是棕老虎,即一种用棕榈树上的棕丝扎成圆柱形刷子,用它的端两端来刷玉器.但是棕丝太硬,擦拭时力量过大,对古玉不利,而且棕丝的颜色很容易擦在玉器表面,弄脏了玉器,亦封堵住它的土门,看似一打就光,但用它打出的亮光浮而不实,故不提倡使用棕老虎来打光玉器。近来,国内不少古玩商盛行以金相砂纸打磨抛光玉器,特别喜欢用金相砂纸来打磨失光的古玉,这种方法被很多人看作快速有效的先进方法,很快得到推广,不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这种方法急功近利,看似收效很快,实质祸害更大,它严重伤害到古玉的元气,使好不容易流传至今的出土古玉,平白无故受到人为的劫难,难怪被人认为(逼良为娼),说明此方法实在要不得。用砂纸一打,原来起的挻括纹隙的边缘都被磨成圆秃,原来平整如镜的地子也被打磨的波浪起伏,(视手式而定)古玉表面特有的凝重陈旧的包浆早已荡然无存,代之以周身油光锃亮,入手滑不溜溜的奇怪模样,惨不忍睹。盘玉并非难事,只要花一段时间,方法得当,会有成效的。
盘玉
所谓“盘玉”,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赏玩玉石的方法,通过盘玉,可以使色泽晦暗的玉石整旧如新,并使玉石的颜色发生很大变化,历代的玉石大收藏家都懂得盘玉,这是一种“功”,就像茶道一样,是对某种事物的欣赏和研究,达到了一种境界,并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化。
养玉是玉器收藏者最大的乐趣之一,养玉也叫盘玉。
盘法
贴身而藏,精心呵护,经过天长日久的盘玩佩戴,就像是蝴蝶经过蛹的挣扎,玉逐渐蜕去了粗躁的土壳,恢复了往昔的灵性、润泽、色彩,灿烂光华绽放在掌心,那种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
盘玉非常的讲究,一旦盘法不当,一块美玉就会毁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收藏家们盘玉时格外的小心谨慎。清代大收藏家刘大同在其著述《古玉辨》中明确提出了文盘、武盘、意盘的概念,以后的收藏家们奉为圭皋。
文盘
一件玉器将她放在一个小布袋里面,贴身而藏,用人体较为恒定的温度,一年以后再在手上摩挲盘玩,直到玉器恢复到本来面目。文盘耗时费力,往往三五年不能奏效,若入土时间太长,盘玩时间往往十来年,甚至数十年,清代历史上曾有父子两代盘一块玉器的佳话,穷其一生盘玩一块玉器的事,史不绝载。南京博物馆藏一件清代出土的玉器,被盘玩得包浆锃亮,润泽无比,专家估计这一件玉器已经被盘玩了一个甲子(60年)以上。
武盘
所谓武盘,就是通过人为的力量,不断的盘玩,以祈尽快达到玩熟的目的。这种盘法玉器商人采用较多。玉器经过一年的佩戴以后,硬度逐渐恢复,就用旧白布(切忌有颜色的布)包裹后,雇请专人日夜不断的磨擦,玉器磨擦升温,越擦越热,过了一段时期,就换上新白布,仍不断磨擦,玉器磨擦受热的高温可以将玉器中的灰土快速的逼出来,色沁不断凝结,玉的颜色也越来越鲜亮,大约一年就可以恢复玉器的原状。但武盘稍有不慎,玉器就可能毁于一旦。
意盘
是指玉器收藏家将玉器持于手上,一边盘玩,一边想着玉的美德,不断的从玉的美德中吸取精华,养自身之气质,久而久之,可以达到玉人合一的高尚境界,玉器得到了养护,盘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意盘是一种极高境界,需要面壁的精神,与其说是人盘玉,不如说是玉盘人,人玉合一,精神通灵,历史上极少能够有人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遑论浮躁的现代人了。
意盘精神境界要求太高,武盘须请人日夜不断的盘,成本太大,现在的玉器收藏家大多采取文盘结合武盘的方法,既贴身佩戴,又时时拿在手中盘玩。不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盘玉方式,新坑玉器不可立马盘玩,须贴身藏一年后,等硬度恢复了方可。
盘玉的禁忌
盘玉的禁忌很多,忌跌、忌冷热无常、忌火烤、忌酸、忌油污、忌尘土、忌化学物质,意盘还忌贪婪、忌狡诈那些用各种化学药剂、 烟熏火烤盘玉是暴殄天物,应该受到唾弃。广大玉器爱好者在购买时要注意识别玉。
玉件到手,先用常温清水浸泡2~3个小时(待表面付着物软化),然后用牙刷刷洗干净,再方入热水(新玉约70-80度左右,老玉50-60度左右)中浸泡,浸泡到热水与玉慢慢自然冷却,通常我都会置于空气不流通的保温场所,让热水徐徐冷却,让玉件的毛细孔像皮肤一样舒张,将内部污垢吐纳干净,如此循环3次,之后大约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夏季则约1到2个月进行一次。
第二天开始盘玩,首先选条中国结的绳子(注意,买好的不容易掉色的绳子),将玉件绑在腰际“内外裤”之间(注意不让玉接触皮肤),闲暇时拿在手上盘玩,但记得手是擦干净的,还有平时千万记得不要把玉件往脸上和鼻子上去抹油(经常见到),那油可不是所谓的玉的滋润液哦,反而会适得其反将玉毛孔封死,使盘出来的玉光泽显得很闷,还有我也不用猪鬃刷,因为,刷出的包浆感觉对带有贼光,在此建议平常可用柔软的、纯棉长毛巾盘,但不宜使用染色布或化纤的硬布料擦试!在夏季经一个星期(冬季约2~3个星期)盘玩后,每天晚上洗澡时候用温清水(约40度)先浸泡一段时间再刷洗干净,请注意千万避免与肥皂直接接触,之后就只要常保持玉件清洁即可,如方便也可常洗刷,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及尿素等,玉件接触太多的汗,佩戴后又不即时清理干净,时间一长玉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原有的光泽度。尤其使白玉,更忌汗和油脂。白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玉件本身的质地会渐渐的显露出来,好的玉温润有余,灵气十足,且会越看越赏心悦目!那种感受绝非言语能形容,其中滋味,只能经由本身的经历,在盘玩的整个过程慢慢体会其乐趣了!
大凡出土的旧玉,多遭土的侵蚀,带有各种色沁,收存后需以盘功使之恢复本性。前人认为,古玉器温润纯厚,晶莹光洁,尤其各种色沁之妙,如同浮云遮曰,舞鹤游天,富有无穷的奇致异趣,不仅悦人之目,且能悦人之心。
但古玉纵然具有最美的色沁,如不加盘功,则将隐而不彰,玉理之色更不易见,玉性不还复,形同顽石。故前人十分重视和讲究盘玉之法,刘大同在《古玉辨》中论之颇详,其将盘玉分为急盘、缓盘、意盘3种,曰:“急盘须佩于身边,以人气养之,数月质稍硬,然后用旧布擦之,稍苏,再用新布擦之,带色之布切不可用,以白布粗布为相宜,愈擦则玉愈热,不宜间断,若昼夜擦之,灰土浊气,燥性自然退去,受色之处自能凝结,色愈敛而愈艳,玉可复原,此急盘之法也;缓盘须常系腰中,借人气养之,二三年色微变,再养数年,色即鲜明,佩至十余年后,或可复原,此言秦汉之旧玉,若三代古玉,非六七十年不易奏效,诚以玉入土年愈久,而盘愈难,因其所受地气深入玉骨,非常年佩之,而精光未易露出也,此缓盘之法也;意盅之法,人多不解,必须持在手内,把玩之,珍爱之,时时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气质,养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纯正而无私欲之蒙蔽,至诚所感,金石为开,而玉自能复原矣,此意盘之法与急盘、缓盘之法不同,面壁工夫,能者鲜矣!”
古玉一经盘出,往往古香异彩,神韵毕露,逸趣横生,妙不可言。
《说文解字》谓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管子》说:“玉有九德。”——仁、智、义、品节、纯洁、勇、诚实、宽容、条理。《礼记•聘礼》中说玉有“十一德说”——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