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的整理复习
(2013-01-15 20:01:37)分类: 教学案例 |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02页第9——11题。
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梳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更牢固地建立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概念,理清单位间的关系,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牢固地建立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天,老师看见一篇二年级小朋友小淘气的日记,觉得挺有意思的,小朋友们想不想看?
6月11日
清晨,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13米长的牙刷,挤出1米长的牙膏刷牙。吃完早饭,我走了90厘米远的路来到了学校,进了教室立刻拿出长23毫米,宽17毫米的数学书开始学习。
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发笑?
长度单位用错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小淘气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大家说好吗? 板书:长度单位
二、梳理知识,建构网络。
1、提出整理要求
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把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整理下来,并且想办法表示出单位之间关系,比一比,看谁整理的比较全面!(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整理情况。
他们整理的正确吗?
一起来欣赏大家整理出来的结果。
3、用手势表示加强记忆
提问:1米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1分米呢?1厘米、1毫米?
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看谁的反应快!按顺序表示一遍,打乱顺序一遍。
4、你能找出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小结:我们要善于利用身上的尺子来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
5、闭上眼睛,把刚才整理出来的长度单位有条理地说一遍。
三、巩固练习
1、选一选(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下面括号里。)
2、填一填(打开书填一填,再交流汇报)
(1)一块橡皮厚12(
(2)一张方桌高8(
(3)旗杆高9(
(4)一枝钢笔长14(
3、改一改
6月11日
清晨,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13米长的牙刷,挤出1米长的牙膏刷牙。吃完早饭,我走了90厘米远的路来到了学校,进了教室立刻拿出长23毫米,宽17毫米的数学书开始学习。
能把刚才我们认为出错的地方改过来吗?
4、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学过的长度单位说一句话吗?
只有善于观察,头脑中有事物,才能说准确,希望小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5、写一写
6厘米=(
90厘米=(
90厘米=(
选两道题说一说想法
练习了这道题,你想提醒我们的小朋友注意些什么?
6、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长35毫米长的线段,比一比哪一条线段长一些。
4厘米>35毫米
(2)用一条特殊的尺子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多观察,多思考,收获也就会更多。
7、比一比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看谁填得对又多?
5( )>5( )>5( )
6( )=600( )
板书:
元
除了长度单位以外,我们还熟悉时间单位、人民币的单位。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类,这样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才能排列有序,而不是凌乱的。
4厘米(
1分(
8、用一用
小东家、小明家和游乐场在同一条路上。小东家离游乐场200米,小明家离游乐场350米。小东和小明家相距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