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体育游戏
——促进幼儿晨间锻炼积极性
(中国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摘要: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凉爽、清新,在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即可以提高幼儿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又可以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而且晨间锻炼开展得好,可以使幼儿一天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精力更加充沛,心情更加愉悦,注意更加集中。
关键词:多元化
体育游戏 晨间锻炼
积极性
正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教育目的论中指出:“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先具备健康的体魄。”他主张幼儿园应把儿童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同样,现行的《纲要》中也把促进幼儿正常发育、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和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保教的主要目标之一。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晨间锻炼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开始,开展得好,能使幼儿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但有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晨练的景象:有的幼儿拿着活动材料站着发呆,有的在互相追逐打闹,有的拿着体育器械看别人锻炼,有的则较频繁地更换活动材料。总而言之,幼儿有时缺乏目的性和能动性,晨练活动质量不高。那么,如何根据晨练特点,做到既不放任自流,又让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呢?
一、提供合适的体育游戏材料,是开展晨间锻炼的前提
活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锻炼的物质前提。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有以下几类:(1)实用的自制活动材料。为了激发幼儿兴趣,我们可以为幼儿制作许多活动器材,如用布带做的布绳、沙包,用一次性餐盘做的飞碟,用报纸做的纸球,用酸奶瓶做的拉力器,用矿泉水瓶做的障碍物等。这些活动器材安全有趣又实用,可以吸引幼儿锻炼各方面的动作。(2)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成品材料。如为大班幼儿准备的铁环、排球等需要一定手眼协调能力的器材以及平衡板、跳绳、软垫、废弃的轮胎等。对于这些器材,幼儿总是充满浓厚的兴趣并试图探索出各种锻炼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园内的自然条件与环境设置进行锻炼,如利用台阶、地上的图形练习跳跃,利用户外滑梯上的倒钩练习臂力,利用沙池边的轮胎练习平衡等等。
另外,在提供活动材料时,应注意做到适时、适量。如夏季提供活动量小的陀螺、飞镖、拉力器、粘粘球等器具,冬季提供绳子、铁环、皮球等活动量大的器具,春、秋季则可采用多种器具交替出现的形式提供器具。一般每次准备6-7种器具,人数与器具数相仿。如果器具不够,可让幼儿自己动脑筋合理分配材料。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又不会有过多的闲置材料,避免了幼儿频繁更换材料及注意分散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锻炼效果。
二、设计趣味性的游戏内容,激发幼儿晨间锻炼的兴趣。
(一)多让幼儿以角色身份参加活动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是幼儿乐于接受的。因此,在开展晨间锻炼时,我们可以把角色加入到活动中去。
如:在小班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以游戏《到小动物家做客》为主题的晨间活动,幼儿通过模仿小白兔、小狗、小象、小猫的走路姿势,来进行跳、跑、走的动作练习,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非常高,连续跳、跑、走都非常积极、主动。平时练习跳跃时,跳几下就不愿意跳了,现在却能反复练习。可见角色身份的不同使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不同,效果也大有区别。同时,晨间活动处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开端,时间比较短,早锻炼应更注重轻松、活泼而非技能技巧的提高,而且运动量也不宜过大。于是,我觉得在走、跑、跳、投、平衡、钻、爬等对幼儿基本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如走的活动设计成走小路、走障碍物等,投掷活动设计成“打大灰狼”,平衡活动设计成“过小桥”等,利用丰富而有趣的内容及形式,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晨间活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二)以游戏化的情节丰富活动
单纯的练习某个动作,幼儿很容易感到乏味,因此,在活动的设计中也应多以游戏化的情节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带领幼儿练习踩高跷时,教师可创设“小动物过森林”的游戏情节,用矿泉水瓶将场地布置成小树林,幼儿扮小动物在“树林”中踩高跷。这样,幼儿为游戏化的情节所吸引,自然而然就积极投入了。又如:我们在走、跑、跳、投、平衡、钻、爬等对幼儿基本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更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走的活动设计成走小路、走障碍物等,投掷活动设计成“打大灰狼”,平衡活动设计成“过小桥”、“过桥取物”等,利用丰富而有趣的内容及形式,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晨间活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注重各年龄段的差异
各年龄段的幼儿其兴趣点也不相同。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小班孩子喜欢的游戏对于中班孩子可能兴趣不大,而大班孩子或许就更不感兴趣了,原因很简单,适合小班孩子做的游戏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过于简单,无法引起他们的积极性。受年龄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小班孩子在晨间活动中更需要有情节性,而大班孩子多对竞赛性感兴趣,中班孩子则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在选择时应多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样就能更好的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质量。
三、适时更新多样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纲要》中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游戏中我们可以让幼儿也参与设计游戏,如游戏“小兔采蘑菇”游戏之前,我们可先提供泡沐垫、木头积木、雪碧瓶、纸棒、皮球等等,然后提问:“小兔采蘑菇要经过一条小河、一条小路、一片小树林,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当小河、小路、小树林呢?”师幼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最后决定用纸棒摆成平行的两排当小河,在小河的两侧摆上雪碧瓶当小树,用长方体的木头积木接在一起当小路。这样不仅激发幼儿对晨间活动的兴趣,同时使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新知。
另外,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我们一方面尽量避免因每次活动内容单一造成幼儿身体局部负荷过大,另一方面也注意在游戏时让幼儿的上下、左右肢体都得到均衡而协调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每天的早锻炼内容都可以有所不同,比如周一是“过小桥”平衡游戏,周二是“蚂蚁搬豆”钻爬游戏,周三是“打大灰狼”投掷游戏,周四是“小兔拔萝卜”连续跳跃游戏,周五是“上高山”攀登游戏。这些活动每周循环,但每周的目标都要有所递进。这样,既使幼儿对活动有新鲜感,又能不断提高其运动能力。
体育游戏给人的印象似乎只可以在户外进行,其实完全可以把它搬进活动室、阳台,特别在下雨天时,这一类型的体育游戏我们的确不妨一试。内容可以是钻、爬、投掷等大肌肉活动,可以是手指、脚趾能小肌肉活动。形式可以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创造性活动。如集体的体操、赤足活动、分组的自制体育玩具(飞碟、高跷等)活动。甚至于连孩子们坐的桌椅也可成为开展钻爬、平衡、手臂支撑活动的器械。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让幼儿对晨间活动更加有兴趣,从而能够积极自觉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注重个别差异,灵活多样指导,提升参与动力
(一)集体练习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为了有目的地发展幼儿的动作,我们可以采取集体练习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锻炼。在集体练习中,根据每月的锻炼重点,用游戏化的循环练习与训练性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这样可以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又能使我们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得到锻炼。而分散活动则能使幼儿拥有活动自主权,有利于我们进行个别指导。如在球类练习时,每个幼儿手拿一个皮球先可集体活动,通过游戏形式进行滚、抛、踢等动作练习,最后能力强的幼儿可三两人进行分散练习,提升能力,能力弱的幼儿在老师指导下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样即给了强的幼儿展示才能的机会,一方面又给弱的幼儿以鼓励,帮助他们用力所能及的方法锻炼身体,让他们在玩中互相学习。
(二)分组重点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
幼儿只有拥有了初步的技能,才能用好器械,也才对活动感兴趣,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每次晨练时,两位老师同时在场,那么,可以采用分组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方法是:一位教师重点指导其中一组幼儿的锻炼,或精心指导幼儿学习新的技能,或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挖掘新玩法,让幼儿互相学习;另一位教师则作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指导,如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不会调节活动量,我们就用一物多玩的方式加以调节。如在玩圈时,我们引导幼儿用转圈、或几个人合玩的方式减小运动量,用跳圈、追圈等方式增加活动量。
不同的玩法发展了幼儿不同的动作,不但激发了幼儿更大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幼儿晨间活动的质量,使幼儿机体得以很好的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晨间活动的内容、形式是灵活的,老师的组织也是自由的、灵活的。充分利用这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收益和发展、让孩子的入园活动变得精彩是我们始终必须遵循的最大原则。综上所述,在晨间活动中,只要我们充分注意利用环境、内容和场景的作用,充分把握晨间活动的每个环节,我们就能激发和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晨间活动的主体意识和浓厚兴趣,最终达到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一切为儿童——陈鹤琴儿童教育文选》南京出版社
3、《幼儿园体育教学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纪贤
4、《为了孩子的健康——幼儿园体育活动科学化、游戏化研究》百家出版社 1998年6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