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家校联系本》可以这样写
(2010-09-13 17:21:20)
标签:
转载 |
分类: 我的收藏--转来转去 |
《家校联系本》可以这样写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学初,发给孩子们一本《家校联系本》(有的也叫记事本),主要起到家校之间联系作用。通常情况是孩子抄写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偶尔的其他校内班级通知:如考试通知,交款通知或者变换作息时间、疫苗注射通知等等,然后家长签字返回学校表示被告知表示已完成。这本小小《联系本》,一头联系着老师,一头联系着家长,中间由孩子传送,多好的纽带啊!可是,我们家长很多时候,签字过于简单,没有充分利用好《家校联系本》,那个简单的“已完成”、“已知道”的签字,千篇一律,让老师、孩子审美疲劳的同时,弱化了《家校联系本》的桥梁作用。
之所以有这个本子,实际上是学校在利用一种载体进行信息传递。在信息传递中,我们最怕就是信息单向传递,得不到对方的反馈与应对。常见的“已完成”式家长签字大大缩水了老师需要得到的信息反馈,老师希望反馈的信息不只是停留在“已完成”的层面,而是想知道究竟完成得怎样?完成得难易度如何?家长没有写,老师无从知道。
在本人的实践中,觉得《家校联系本》也可以这样写,一己之见,与您分享。
一、《家校联系本》,真实记录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如果您有能力,您帮孩子检查过作业,应该写上:“今天数学作业全对,口算错一题,作文完成时间较快,查阅了部分资料。作业共耗时多长时间。”这样细化的评价;您将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由“已完成”细化成“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让老师一目了然,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也让孩子知道:家长每次都会向老师传递我在家的作业表现,家长就是老师延长的视线,有了这个警醒作用,孩子的作业完成得会很认真很仔细。
二、《家校联系本》,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家长渴望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但是,能了解的渠道比较有限,无论是给老师电话,还是到学校拜访老师都不太妥当,半年一次的家长会也是家长众多,解不了渴。家校之间的双向沟通,《家校联系本》最好使。对孩子的发展与教育,您可以随时在《家校联系本》上与老师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在行动上达成一致。譬如,我家孩子有段时间感觉性格沉闷,我想她上课是否也这样呢?我就在本子上问一句:老师,XX最近上课举手发言积极么?同时对孩子也是一个警醒作用:表明最近我非常关注你这一习惯的养成。也许您最近关注孩子与同学相处是否愉快?您写上,老师也会告知你。发现了问题,找到了问题,你和孩子在这方面就知道如何动手解决,及时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三、《家校联系本》,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他们都有或多或少值得庆贺值得鼓励的事情。譬如,我们在家校联系本上写到:孩子本周末主动为家里人洗了袜子。这在向老师和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希望孩子自己动手,风衣足食。偶尔,也会写上周末孩子的活动,譬如:本周,我们带孩子去了自然博物馆。老师在知道这些信息后会很好地利用到班上教学,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话题宽广。如有个孩子家长告知:孩子假期在威尼斯水城的摄影特别漂亮。老师知道后就在班会上让这个平时寡言的孩子介绍威尼斯水城,据说,这孩子介绍得特别好,特别有感染力,第二天还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威尼斯照片,让全班同学了解了另一方水土。无疑,这孩子因这样的展示机会也会对性格开朗有帮助作用。
四、《家校联系本》,家长与老师的友谊基石。是家长都愿意与老师多沟通,建立与老师的深厚友谊。《家校联系本》就是最好的载体,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表达。老师最喜欢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最喜欢科学育儿的家长,最喜欢默契配合教学的家长,最喜欢处处为班级为老师着想的家长。
老师一个人检查四十多个孩子的作业和回复《家校联系本》,任务重,耗时长。而我们两个家长却只对孩子一人,有时间有精力。所以,我们与老师沟通,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做到既能了解孩子情况,又不增加老师负担。譬如给老师留言,就画个表格,横条写上你想了解的事项,竖条再写上“优、中、差”,让老师对着事项画“√”评价孩子。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我们也应该熟悉掌握并适应老师的管理方法,同时,我们还应该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鼓励老师,感谢老师:老师,您昨天在班上表扬了孩子,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最近学习劲头足!老师,您布置的周末抓虫子的作业相当好,把足不出户孩子逼向了大自然!老师,您今天的班会内容是关于同学如何相处的,开得特别好,化解了孩子们之间的小疙瘩……
五、《家校联系本》,孩子也能写出自己的心声。孩子如果对家长对学校对老师有什么想法,能语言交流的交流,不愿意交流的,也可以让他们在这里写出自己的心声,让我们知道孩子所思所想。
《家校联系本》每天在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穿梭,希望《家校联系本》像一条神奇的五彩飘带,能拉近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家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老师的合作伙伴。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期望永远都是一致的,不管家长您采用哪种方式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只要您充满爱心,从实际出发,您都是《家校联系本》上的签字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