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内容概括】朝花夕拾
(2019-01-31 10:49:39)分类: 教育教学 |
朝花夕拾
篇目 |
出现的人物 |
内容概括 |
主题 |
语段 |
1《狗·猫·鼠》 |
长妈妈 踩死我的隐鼠 |
一、作者仇猫的原因。 1、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 2、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 3、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 4、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 5、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二、隐鼠的结局——它要缘着长妈妈的腿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 三、老鼠的大敌是屠伯——蛇。 四、我床前贴着两张花纸: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
本文借猫的罪行,讽刺了生活中和猫相似的人:欺弱怕强,以及那些伪善的君子。 |
|
2《阿长与〈山海经〉》 |
长妈妈 给我买《山海经》 |
保姆阿长不认识字,但她费尽周折的给我买来《山海经》。。 |
作者回忆了童年往事,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
3《二十四孝图》 |
长妈妈 看画图就能讲出故事 |
1、我最先收得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2、故事有—— 有些可疑的故事:哭竹生笋 可以勉力效仿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 效仿有性命之忧的:卧冰求鲤。 最使我不解,甚至有些反感的: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
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
|
4《五猖会》 |
长妈妈 陪伴我读书 |
1、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做“吹都都”,吡b吡地吹它两三天。 2、孩子们所盼望的,除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要到东关去看五猖会。东关离我家很远,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梅姑庙,《聊斋志异》中所记;另一座是五猖庙。 父亲不让我去看,而让我读开蒙时候的书《鉴略》。 3、母亲、工人、长妈妈无法营救,都陪着我读。 |
本文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
5《无常》 |
活无常 |
大都由粗人和乡下人扮演。 戴着一顶白纸的高帽子,手里拿着破芭蕉扇。 大家喜欢活无常,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寻找真实的朋友。 |
通过对 无常 的描述,说明人间没有公证,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 |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长妈妈 讲美女蛇的故事 |
作者回忆了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 |
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 |
|
7《父亲的病》 |
父亲 衍太太 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让我们给奄奄一息的父亲换衣服 |
1、故事发生在s城。指绍兴城。 2、所谓的名医,给父亲看了两整年的病之后。他向我们推荐了本城的名医陈莲河。 3、他用的药引子很特殊,要一对原配的蟋蟀。 |
本文批判了那些不懂装懂、贪财的庸医不懂医术却胡乱治病,最终将人治死。 |
|
8《琐记》 |
衍太太 |
1、衍太太的儿子比我大三四岁,他对儿子很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很好。 、她允许我们吃水缸里结的薄冰。 、一次很早的时候去她家,看见她和男人正在看黄色书。 、孩子们打旋儿受伤,到她那里,她不埋怨,还用烧酒调水粉,帮助止痛。 、她让我偷拿家里的首饰去变卖换钱。 、是她从中传话,才传出流言说我偷拿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 2、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3、求学—— 杭州的求是学院,学费很贵。 无需学费的学校在南京,于是去了 江南水师学堂 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 矿路学堂 4、到外国留学—— 指定五名到日本去,其中一个因为祖母阻拦,最后去了四个。 |
|
“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 |
9《藤野先生》 |
恩师:藤野先生 |
师生间交往的四件事: 1、添改讲义, 2、修正解剖图。 3、关心解剖实习。 4、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 |
本文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先深深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
|
10《范爱农》 |
好友:范爱农 |
1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他的老师被杀,他反对发电报。 2、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他每次进城必定来访我,我们经常一起喝酒。我们成为好朋友。 3、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夜半他大醉要去小解,最后失足落水,也有人说他是自杀。
作者追述了在 日本 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生活片段。 |
范爱农怀有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却因不堪黑暗社会的重压而自杀。 |
|
一、
5、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6、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7、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8、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9、《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__对阿长的怀恋 。
10、这个人物生性狷介而总是落落寡合。恩师被杀,他却违逆众人,反对发电报。他与作者在回国后结成好朋友,由于苦闷困顿.最终悲惨地死去。这个人物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抬》,他的名字是范爱农。
二、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琐记》
三、问答题
1、“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民、父亲。
3、《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是?答:《琐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4、《狗•猫•鼠》中有关猫的故事有?
答: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传》)、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
5、作者是如何认识隐鼠的?答:有一回作者听到一间空屋里有“老鼠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看见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隐鼠竟醒过来了,渐渐的复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隐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
6、《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
答:是说明人间没有公证,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