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小贴士

标签:
人体肠道肠道健康肠道保健癌症 |
分类: 健康生活小贴士 |
如果让你做一道选择题:人体内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哪个?答案选择有3个:①心脏。②肝脏。③肠道。
正确答案是:肠道。你答对了吗?
肠道为何如此重要?因为人们所吃的食物全部要在肠道分解、吸收,剩下的残渣也要从肠道排出体外,食物从进入口腔到残渣最后离开,整个旅行时间长达两个昼夜之久,其中90%以上时间是待在肠道里的。因此,一些医学专家将肠道称为人体的“健康中心”。
肠道健康“便”先知
肠道深藏于肚子里,如何知道它的健康状态呢?看看大便吧。日本一位专门从事大便研究的专家日野贞雄博士归纳出5字诀:量、色、形、味、质,即从大便的数量、颜色、形状、气味与质地(硬度)等指标,来评估肠道的健康状态。
大便量,取决于人的进餐量,特别是三餐所摄入膳食纤维的多少。如日本人吃的膳食纤维较多,每天可排出大便150~250克,相当于1根半到2根半15厘米长的香蕉;而欧美人吃的膳食纤维仅相当于日本人的1/3~1/2,一天仅排出60~90克大便,不到1根香蕉的分量。
大便颜色正常为黄色,褐色则是肠道病态的征象。大便的形状与硬度,主要取决于含水量,如水分含量70%~80%为正常便;水分含量高于80%为软便,呈半膏状,见于轻泻患者;水分含量低于70%,见于便秘患者;水分含量超过80%呈泥状,超过90%呈水状,则见于腹泻患者。正常大便无异味或只有单纯的臭味,如果散发出刺鼻的酸臭味、焦臭味、腐败味,提示你患上了消化不良,出现恶臭者,则要当心是否攀上了癌症。
如果你每天排便量在1根半到2根半香蕉之间(100~300克),色黄无特殊臭味,外观呈香蕉状,排便时无抵抗感或压迫感,表明肠道处于健康最佳状态。
肠道健康保健,日常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