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该怎么吃好

标签:
育儿肠溶胶囊缓释胶囊胃黏膜健康 |
分类: 健康生活小贴士 |
胶囊最好别剥开吃
不仅降低药效 而且增加副作用
不少人看到胶囊药,就头疼。它外壳黏黏的,明明吞下去了,可总感觉还卡在喉咙里。因此,有些人将它剥开,把药粉和着水咽下。
药剂科医生说,胶囊制剂一般不建议剥开吃,除非患者服用胶囊类药物确实有困难,或剂量超出治疗需要。尤其是缓释胶囊和肠溶性胶囊,绝对不能剥。这两类胶囊药之所以如此设计,是为了精确定位,保证药物在小肠等特定位置被吸收。若剥开用,前者可能会降低疗效,后者则易引发药物性胃炎。
肠溶性胶囊内装的,不少是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其中,对胃“敌意”最大的,当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芬必得。这些药会造成胃黏膜细胞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及穿孔。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会减缓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同时,消化酶类或益生菌类的胶囊药物,也必须整颗咽下。
相对来说,儿童和老人服用胶囊的难度较大。因此,若胶囊体积较大,确实吞咽困难,可以咨询药剂科医生,看看能不能剥开用。一般,用药时间短、次数少的,偶尔剥开吃问题不大。在药物没有合适剂量的情况下,医生也会指导患者,用乳糖稀释胶囊,分次服用。
为了让患者更方便地服用胶囊,不妨遵循以下四步。第一,凉一杯200—300毫升的温开水送服。但不能用热水或果汁送药。前者会加速胶囊溶化,或使胶囊皮粘在喉咙或食道里。后者是酸性的,会提前溶解许多药物,不利于吸收,还可能影响部分药效的发挥。第二,服药前先喝一口水。一是为了“复习”吞咽动作,二是润泽喉咙和食管,便于药物下落。第三,把胶囊含入口中,再抿一口水咽下。这样能避免胶囊粘在口腔、咽喉处。如治疗骨质疏松的胶囊药等,由于腐蚀性较强,服用时若粘到食道,释放的化学药品会灼伤食道黏膜。第四,再喝一口水。成人食管有3处狭窄,尤其是第二个,会阻挡胶囊等“异物”通过。这口水能加速药物顺利通过狭窄处。
有的胶囊药,剥开吃等于白吃
有的人吞服胶囊时,总觉得好像贴在喉壁上,有时胃也难受。于是开始尝试着把胶囊剥开,把里面的药粉倒到勺子里,用水和匀了再吃,虽然难吃,但不必咽得那么难受。不过,这样服药是否会影响药效?
对此,医生解释说,胶囊不建议剥开吃,因为药物做成胶囊剂型的目的,有些是为了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方便服用,如一些中成药胶囊;有些是为了定时定部位释放药物,如控缓释胶囊、肠溶胶囊等。特别是控缓释胶囊、肠溶胶囊更不能剥开吃,否则可能会产生药物过量等不良反应或不能达到在小肠吸收的目的。
药物做成胶囊主要出于几种考虑:一是有些药物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甚至可能造成灼伤;
二是药品的口感不好、易吸入气管引起呛食,或是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这些药装入胶囊,既保护了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食道和呼吸道;
三是有些胶囊是肠溶胶囊,它作为保护壳一路保送药物进入肠道,让药物成分避开胃酸分解,安全到达肠道才能被有效吸收。还有些胶囊属于缓释胶囊,可以延长药物成分的释放时间,让药效更加稳定。
"所以,吃胶囊不可以随便吐胶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