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办手机销毁大会?刘勇赫:彻底“销毁”教师的权威形象

(2017-10-10 08:51:18)
标签:

刘勇赫

亲子游戏大王

教育

心理咨询师

时评

       河南南阳某中学这两天搞了一场公开的手机销毁大会,场面蔚为壮观。有网友将大会精彩瞬间与公众进行分享,让我们看到了难得的教育场面。我们来看两段视频,第一段视频,一个带着眼镜,身着制服的斯文男子蹲在操场跑道上,左手拿着清空的布袋,右手高举小铁锤,一心一意地锤打着散在地上的手机;另外一段视频中,同样一个斯文男子,身着纯白色运动鞋,严谨地将摆在地上没收的手机一台一台地“下”到水桶里。在视频的最后,领导干部拿起麦克风,向莫名其妙的学生们郑重地解释道,“(手机销毁)目的就是让学生好好学习!”
      

       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吗?这样做真的可以保障学生好好学习吗?当深入思考这两个问题,你会发现这场手机销毁大会既不合“法”,更不合“理”。
      
       1、销毁的是手机,更是老师的教育权威形象。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学校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小学阶段,教师是儿童的权威角色,儿童向教师学习知识与社会规范;在中学阶段,教育的权威形象开始动摇,但依然会参考教师的教导。在这场活动中,教师的粗暴处理彻底摧毁了他们在学生中的权威形象。
      

       2、销毁手机,深刻影响学生处理问题方式
       中学阶段,正是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也就成为了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平台。学生在接受这次“教育”之后,他们会对社会与社会关系产生误解。有的学生会对社会充满恐惧,有的则会产生抗拒心理。老师们也表示,真的是黔驴技穷。
      
       3、销毁手机,是教师中心论的复活。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逐渐从学校的教育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过渡,而学生开始拥有了教育主体的地位。正如韩作黎老先生说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共识。然而销毁手机事件实际上反映了当今很多的老师甚至校长,依然采用以管代教的办法。说是教育,其实是为了方便管理。
      


       4、销毁手机,是家长的呼声?
       被记者追问,校方竟然表示,家长对于销毁手机一事拍手称快。但愿不是真的,如果是,家长已经成为了践踏儿童尊严的帮凶,而不是助力儿童发展的盟友了。
      
       如果什么问题,都能用“销毁”的方式来解决,那我们不用办学校,搞教育了。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人”,而不是让学生害怕“成人”。

     
      如果我们回到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手机对于自控力差的中学生来说确实存在不良影响。本着对中学生成长负责的态度,我们应该放下锤子,拿开水桶,学校代表、学生代表,甚至社会代表大家坐在一起,以一种协商的态度和方式提出解决方案。比如有的学校已经讨论出了班级设置公用手机,用来快速联系家长;有的学校将手机使用写入行为规范,只允许学生在教学区以外的地方使用手机;有的学校则开设主题班会、校会倡导“不插电的校园生活”等……很显然,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育难题。

       当年谈“网”色变,现在谈“机”色变,“教育要发生在出现问题之前,而不应该发生在出现问题之后”。让孩子远离手机,也同样需要有智慧、有决心的父母。我们拿起书,家就变成小书房;我们打起架,家就变成比武场。对于家庭教育,一方面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亲子互动;另一方面,我们要为孩子的特长爱好搭台,引导他们去追求自己的真正梦想。此外,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减少使用手机的频率

手机上瘾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孩子,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都有责任,我们需要一起努力。

文/刘勇赫(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亲子游戏大王”创办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