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再数落男人了

(2011-05-04 00:54:49)
标签:

哈特

富兰克林

女权运动

人人都爱雷蒙德

性别歧视

娱乐

分类: 幸福自由智慧
福布斯中文网 Leslie Knight/文 王木易/译 2011-05-02 12:17:11
核心提示:女权运动的宗旨是要消弭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不是要建立反向歧视。

 

当今,性别歧视扔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你听到这句话不由喊道:“对啊对啊,就是的!”你果然是以为我在说对女性的歧视。你错了。我说的是一股不断成长的、几乎无处不在的对男性歧视的风气。这股风气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运动时期开始出现的。

看看《女士》(Ms.)杂志的编辑罗宾·摩根(Robin Morgan)是怎么说的:“我觉得‘仇男主义’是一种高尚的、可行的政治理念,它让被压迫的群体拥有了将压迫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对抗的权力。”

还有前国会议员芭芭拉·乔丹(Barbara Jordan):“我认为女性拥有男性天生所缺乏的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男人缺乏同情心不是因为他们学不会,是因为他们生理上就不支持这个功能。”

不幸的是,时光荏苒,这股思潮却没有退去。

现在的广告、电视节目和电影中,对男性的仇视厌恶随处可见。1980年的大片《朝九晚五》(9 to 5)刻画了富兰克林·哈特(达布尼·科尔曼饰演)这一银幕形象,哈特爱骗人、大男子主义,是个不靠谱的偏执狂。其他像《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 《美国老爸》(American Dad)《人人都爱雷蒙德》(Everybody Loves Raymond)等众多影视节目,都把男性描绘成笨拙、无能、装腔作势的小丑,而片中的女性角色则都很正面。百事公司在橄榄球超级联赛2011年度赛事中的整个宣传活动似乎都带着一股仇视男性的调调。哪家媒体要是把女性也描绘成这样,肯定要被口水淹死。

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是啊,无害?这个无害的“娱乐”方式已经把数落男人变成了一种广为接受的消遣,而胆敢数落女人的男人则会立刻受到斥责。

还是认为这种桥段很娱乐吗?请接着往下看:

在今年4月12日播出的《大视界》(The Big Picture)节目中,主持人托姆·哈特曼(Thom Hartman)在和凯利·卢卡斯(Carrie Lukas)做一期关于贫富差距问题的访谈,哈特曼宣称,应该剥夺所有男人在今后十年中的投票权,因为除了敬爱的撒切尔夫人,世界上的战争绝大多数是由男人引起的。是吗?那让男人集体罚站好不好?

1月28日播出的《早安,乔》(Morning Joe)中,主持人米卡·布鲁森辛斯基(Mika Brzenzinski)开口就对人称“爱情大师”的嘉宾唐尼·德意志(Donny Deutsch)说:“经营家庭要有自知之明。我看你就缺那么点。”后来当主持人乔·斯卡伯勒(Joe Scarborough)和我们的爱情大师讲到职业对男性自尊心的重要性时,布鲁森辛斯基就插嘴,说他们是男性中心主义,还请他们“稍微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真不知道米卡小姐这是在造节目效果呢,还是真的这么想。

我们数落男人已经数落了40年了,为什么能数落这么久?或许现在是该结束的时候了。女权运动的宗旨是要消弭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不是要建立反向歧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