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画像砖石看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
(2010-08-29 19:10:54)
标签:
杂谈 |
从汉画像砖石看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
杨絮飞[1] 李国新 王纯
(浙江林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浙江 临安 311300)
摘要:从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中的关于庭院植物的形象描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汉代的庭院植物的配置是很有特点的。不仅可以看到类似西方园林植物的整齐而规则的排列方式,同时也可以看到汉代庭院配置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并且与建筑的形体及形式相得益彰;更可贵的是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饱含着向自然化、生态化、艺术化等近似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形式的探索。
关键词:汉画;庭院植物;配置
1排列有序的庭院植物配置形式
图1是出土于河南郑州的画像砖《庭院》,所描写的庭院的植物配置状态都给人以排列有序的感觉。这些一排排呈直线形的、距离相等的树木或沿着不同的墙面依次排列,或在道路两侧等距离分布。犹如伫立在庭院中的一排排秩序井然的警卫队,守卫着豪华的庄园。
在其他一些同样出土于郑州的画像砖上,描写的也是建筑与植物配合的画面,在这些画面上,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树木在画面中是十分突出的,相反,建筑则处在相对“从属”的地位。在视觉形象十分突出的树木上,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们的集体“优势”,也就是说,它们的视觉魅力主要是通过他们以整体有序的、
成排的组合形式来使观众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成排的树木,每排都有数株一模一样的树木组成,形式感极强,进一步强化了树木配置的序列化意识。这些图片,颇似我们今天的园林景观规划图的局部,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形式——整齐有序,反映出汉代庭院植物配置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这种植物的配置方式与我们今天的大型庭院的植物配置形式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也与西方传统庭院或园林中植物配置追求整齐性、规则型、几何图案形式等特点有着鲜明的一致。班固在《汉书.贾邹枚路传》有关于行道树的记载:秦始皇时,“为驰道于天下,东窮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50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种植行道树是周代就有的制度,它表明道路之所在及其距离。那时种的树主要是桑梓,而秦代则是青松。由于青松夹道,使驰道显得更加壮丽。”[5]汉承秦制,汉代也会有更加壮观的行道树。我们从上面的画面中树木为松柏、以道而植、等距离整齐排列的特点反映出汉代庭院植物整齐有序的配置形式与当时和前代的行道树排列形式的共通性。
2种类丰富的庭院植物配置
第一幅图片来源于四川德阳画像砖,从这幅图片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位于庭院内、大门左右两侧配置着两种明显不同的植物。画面右侧是一棵婀娜多姿的垂柳,左侧则是一棵阔叶的植物,风采各异、相映成趣,使整个庭院统一而有变化。它们的上面还有鸟儿安居、嬉戏,使整个画面更富有生活情趣。在现存汉画像砖、石画面中,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与建筑物协调、搭配在一起。如桑、榆、枣、橘、萩、梨等。这种现象的产生首先与汉代政府重视环境建设,特别是重视种树有关。在汉代的历史文献中多处出现皇帝劝民种树的诏令,如汉景帝“后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失其始终。……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6]在这个诏令中,汉景帝把农桑和种树说得比黄金珠玉重要的多。正是由于汉代长期大规模的植树活动,才形成树木品种丰富,才导致汉代庭院中点缀的植物种类的丰富。
3植物的形体与建筑形体的统一性配置
图3(出土于河南唐河)画面上面描绘的是三个建筑及其植物配置的情况。三个建筑物都是以高高耸立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建筑物之间的植物五棵树木亭 亭玉立,树木形体 与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协调一致、相映成趣。把汉代贵族豪华、高大、排场的庭院构建模式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很多画像砖、石中还可以经常看到类似的画面,如:一幅出土于河南禹州市画像砖,更是把汉代贵族庄园豪华、高大、排场的庭院构建模式展现的入木三分。画面中两个高高耸立的汉阙中间醒目地竖立着一棵高大的乔木。这棵树直立、高大、茂盛,恰如其分地衬托出左右两侧高耸云端的、挺拔的汉阙形象,两者配合,相得益彰。在造型艺术中,统一、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在众多的关于建筑与植物配置的汉画像砖、石的画面中,我们皆可以看到植物的形体与建筑形体的艺术风格“琴瑟合鸣”。可见,汉代在植物与建筑的形式美的统一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宝贵的经验。
4可贵的庭院植物配置自然生态化探索
“彭一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拥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带来良好的日照条件,栽培花木点缀环境,创造与自然接触的优越的户外环境……”[7]
在这两幅皆出土于四川的汉画的画面里,我们仿佛可以亲临其境,呼吸到大自然的“自由”空气。在图4(出土于成都市郊)中,围固、形成住宅庭院的院墙已经消失,但它们仍然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场所。只不过是建筑的主人与自然真正地实现了无障碍的全方位沟通。这些画面是否就是古代文献里所记载的“汉代有些贵族和富豪建造的富于自然风景的、养着奇兽珍禽,培植着各种花草树木的园林”?[8]图4所描绘的是:在一座四面空透的亭状建筑下面,四个悠闲的人正在兴致勃勃地进行着六博游戏。他们呼吸着清晰的、流畅的空气,建筑物上面左右两边种植有姿态优美的树木,兼有鸟儿嬉戏其间,何等生态、何等惬意!图5出土于成都土桥的画像石画面更是具有生态意义,三座形状各异的建筑,似乎坐落在天然的生态田园之中。数株秧苗、几杆曲桑,环抱着建筑,浓厚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画面右下方有一个老妇在田埂上专心致志地织布,她的旁边一位农夫正在拿着农具,忙活着农活。画面的左下方一叶横舟和它的右上方的由立柱支撑着的房屋诉说着水乡情怀。在画面中,一排排柔软的秧苗、两株弯曲的桑树、一棵曲直相济的大树伴映着水上的“空中楼阁”。画面上部的两个巨型建筑中间有
“诗意居住,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执着追求的目标,中外概莫能外。而对中国人来说,最能容纳诗意居住理想的代表空间则是中国园林。中国的园林与西方的园林,两者的目的与出发点均不同——中国园林是一种集游览、居住于一体的诗意居住场所,园林内在于住宅而不可分割;西方园林则自始至终是作为一种单纯独立的游览环境存在,它外在于住宅。”[7]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社会高潮的汉代,不仅具有“茫茫云海间”、“长河落日圆”的博大与浪漫气势,并且还具有对“诗意居住”的执着追求。汉代的庭院植物配置的形式美、物种的丰富性、与建筑的形体及形式相得益彰等方面的可贵经验和汉代庭院植物的配置饱含着向自然化、生态化、艺术化等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形式的可贵的探索,对于我们现在的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5-85.
[2]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12.86-91.
[3]李国新,杨絮飞.砖石扎记—汉画造型语言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1-6.
[4]英.E.H.Gombrich著,范景中译.艺术故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9,147.
[5] 李丙寅,朱红,杨建军.中国古代环境保护[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60-66.
[6]班固.汉书.景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2,125.
[7]苏勇,李胜才.住宅园林的时空转化[J]中国园林,2005,(01):69-70.
[8]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50.
[9]吴学峰.文人画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艺术思想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06):232-233
[10]李国新,杨絮飞.论中国古典园林对“兼工带写”手法的借鉴[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10):433-437.
To View the Courtyard Plant Disposition in Han Dynasty from the Brick and Stone Carvings of That Time
YANG XU-fei,LI Guo-xin, WANG Chun
(school of art design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Lin’an 311300,Zhejiang ,China)
Abstract:From the vivid demonstration of Han Dynasty's brick and stone carvings, It may clearly be seen that the courtyard plant disposition in Han Dynast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t can be seen the neat and well-regulated arrangement of Han Dynasty courtyard plants similar to that of western gardening plants and the rich floristic varieties of that disposition as well, which brings the best in each other with the construction styles. However, the most valuable is that it can be explore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and artistic styles of plant disposition close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ing plant disposition from the courtyard plant disposition in Han Dynasty.
Key words: carvings of Han Dynasty; courtyard plants; dis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