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浓烟从三楼的屋子里越聚越多,邻居们隐约听到小孩儿的哭喊声、求救声。仔细一看,围观群众都被眼前的场景吓得倒吸一口气:起火的屋子里晃着两个小脑袋!大门却被反锁着!
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正在大哭,但由于够不到窗子,浓烟无法排出,大火无法扑灭……
在消防队员紧急赶向小区的时,一个身影通过一楼和二楼的护栏迅速来到起火的三楼阳台外。他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稍微有一点闪失,都有可能从楼上坠落。几分钟后,他掰开窗户,一手夹一个,将两个陷入极度危险中的孩子成功救出!
http://static.52liaoshen.com/Uploads/201605/20/910d31384bd4ff7f.jpg男子攀3楼救人后默默离开" />
邻居突然听到屋里孩子求救
家住沈阳一小区3楼的64岁高阿姨20日上午没出去买菜,没想到这个偶然的决定竟救下了邻居两个孩子的命。
“平时这个时间我都出门了,今天临时有事就没去。”高阿姨说,5月20日上午9时许,她突然听到隔壁2号家传出了孩子的哭声,她赶紧敲门问问。
“因为这俩孩子以前也哭过,一般他家大人早晨把他俩送到幼儿园,然后都出去打工,我开始分析俩孩子很可能是饿了才哭的。”高阿姨敲门问了半天,俩孩子不开门,也不说话,只是哭。想用自己的钥匙别开门,也没成功。
俩孩子扳了两下门锁,但还是没开。高阿姨分析,很可能门被反锁了。
这时从门缝里突然蹿出了黑烟,高阿姨这才意识到屋子里是着火了,孩子是因为打不开门才哭的,她的心跳马上急速起来,马上往外跑。
邻居齐帮忙各想各的招儿
“着火了!快点救孩子!”这时,很多邻居也都发现了异样的情况,大家互相招呼着,开始各自想办法救人。
高阿姨在一楼种了园子,平时家里准备了很多桶水,她赶紧跑回家拿水。
院子里的邻居有的拨打了119,有的给派出所打电话。社区张书记也和很多社区干事赶到现场,帮忙联系房主等人。
物业工作人员将消防通道迅速打开,等待消防车到来。
在起火三楼楼下的一个小伙儿急的团团转,想冲进去救人,但门反锁着,打不开。想从外面上去,又没有梯子。
高阿姨说本来想让小伙儿从她家窗户出去到三楼的位置,“但一点防护措施也没有,他再出什么状况可怎么办?毕竟是三楼啊。”这个办法也没能实施。
正准备营救的时候孩子突然不哭了……
大门无法进入,起火住户又住在三楼,大家只能跑到后院想办法营救。
此时在起火的东屋已经能看出火光,阳台位置也都被黑烟笼罩。
高阿姨表示,家里的孩子个头儿都不高,门反锁打不开,正常窗户他们应该都够不到,一旦能够到,万一孩子慌不择路,从上面……
大家立即跑到后院的花园外,想着怎么能接住孩子。因为此时刚刚打完报警电话,消防队员还没有赶到现场。
正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邻居们突然发现一个穿黑色衣裤的男子从一楼的围栏上爬了上去,“当时看起来身手挺敏捷的,几下就爬到了一楼顶。幸亏二楼的住户也安装了围栏,这小伙儿又爬上了二楼围栏。”邻居们说。
http://static.52liaoshen.com/Uploads/201605/20/affb7167ba1abde4.jpg男子攀3楼救人后默默离开" />
而这时候,高阿姨突然发现,孩子的哭声没了,“这可把我吓坏了,刚开始还知道哭,现在一下子不哭了,我心就没底了,是不是出意外了?毕竟那么大的火,那么大的烟,别说小孩儿了,大人也受不了这事儿啊。”
男子爬上三楼一胳膊夹一个救出孩子
此时,黑衣男子已经站到了二楼的护栏上方,由于男子没有任何保护的措施,在向三楼阳台走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这引起了楼下围观群众的惊呼。
不过好在男子一下抓住了阳台的位置,稳了一会儿站住了。
有邻居看到,男子先是使劲掰了一下阳台的窗户,露出了一个小缝儿后黑烟一下子蹿了出来。因为黑烟特别重,没法从阳台窗户进入,男子又从窗沿位置走到了东屋,想从东屋进入试试,但东屋的火光更多,这一计划也没能施行。
再次回到阳台的男子又使劲将窗户缝儿掰得更大一些,这样他才冒着黑烟钻了进去。
几分钟后,男子先将小男孩的头探出了窗户,呼吸新鲜空气。随后又回到阳台里,1分钟后,女孩的头也探了出来,这时楼下的居民才长舒一口气。
在黑衣男子率先跳出阳台后,他又一支胳膊夹一个,将两个孩子都成功救了出来。
救人后黑衣男子默默离开现场
与此同时,消防队员也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一队队员迅速在楼下架起了梯子接孩子,另一队消防队员则跑到楼前,撬开了反锁的房门,将屋内的大火扑灭。
在多名消防员的协助下,黑衣男子将两个孩子递了下来,顺利转移出“火屋”,自己也从梯子上走了下来。
现场众多邻居和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买来了可乐,给两个小孩儿喝了起来。满身是黑灰的两个孩子看起来惊魂未定。
许多邻居回家取来了手帕和湿巾,给孩子擦去了脸上的灰。
房东也赶到现场,与孩子的父母取得了联系。
而此时,确认孩子没事的救人男子已经悄悄离开了现场。
高阿姨回忆,从她发现起火,到将孩子救出,前后不到20分钟的时间。无论是救人的小伙儿还是消防队员的赶到和营救都非常及时。
医院中俩小孩儿被紧急输液治疗
被救下后,两个小孩儿被立即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其家人也很快赶了过去。
两个小孩儿都光着脚,脸上、身上都是黑灰。
家人说,男孩5岁,女孩7岁,刚从四川到沈阳不久。
男孩较小,当时已经倒地,到医院后立即进行了输液治疗,由于惊吓等原因,在家人的怀里,男孩的眼睛始终盯着前方。吸入了很多黑烟,男孩也进行了吸氧。
女孩的状态相对较好,在确认意识等方面没有更多的影响后,医生只给女孩开了两盒药。
由于两个孩子刚从惊险的环境中出来,记者没有向他们询问当时的情况。
其家人进行询问时,两个孩子也没有回答。
在医院里,两个孩子不停的喝水,因为烟的缘故,两人也在不停的咳嗽。
家人表示平时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只有今天父母临时有事,两人才独自留在家中。
回访:大火没烧坏两个小书包
20日下午1时,辽沈晚报记者来到了起火的屋子里,大门是被消防队员撬开才得以进入灭火的,记者发现门锁还是反锁的状态。
这是个一室的老房子,家里除了一个不大的电视和冰箱外,几乎没有像样的家用电器。
邻居说,一家四口人刚从四川到沈阳不久,刚租的房子,父母平时在外面打工,小姐弟俩在附近的幼儿园上学,女孩已经上学前班了。
http://static.52liaoshen.com/Uploads/201605/20/f27059787127fae4.jpg男子攀3楼救人后默默离开" />
唯一的屋子都被浓烟熏黑,床的一边被烧焦,另一个沙发改成的床被烧掉了一半,床板也塌掉。棚顶也都是黑色的。但桌上的两个小书包却完好无损,里面的水杯是满的,看样两人本来已经准备好要去幼儿园。
几分钟后,两位老乡带着女孩回到了家,由老乡背着的女孩还光着双脚。他们表示男孩儿还在医院输液,但已脱离生命危险。
刚一进屋,小女孩就跑到桌旁,将她和弟弟的书包拿到了门口晾晒,并把书本都拿了出来,“书都湿了,幸好没烧坏。”
一位老乡说,一家人从四川来不久,父母今天一早比较忙,就没送孩子去幼儿园。至于为何反锁门,其家长没有正面回答。但老乡和邻居分析,可能是担心孩子出去乱跑。
而可能是小男孩玩打火机点燃了床褥,这一细节也没有得到当事人的证实。
独家对话救人小伙儿周师傅:抱在怀里像自己孩子
经过小区居民的介绍,救人的是一名在小区里做门窗活儿的工人周师傅。
http://static.52liaoshen.com/Uploads/201605/20/496b9f20ae9aaffe.jpg男子攀3楼救人后默默离开" />
接通电话时,周师傅已经去齐贤街干下一个活儿了,并一个劲儿拒绝,“可别采访我,这不挺正常个事儿吗?”
30岁的他是本溪人,在沈阳从事门窗安装的工作10多年,夏天出来打工,冬天才回家。有一个7岁的女儿也在沈阳上幼儿园。
他做好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如果读者们还记得,前几天有人捡到了三只丹顶鹤,并在原地等野保站人员两小时的,也是周师傅。
见到他时,脸上还有黑灰,并一个劲儿咳嗽。
辽沈晚报:听你一直在咳嗽,当时烟太大了?
周师傅:刚才跟你说出来干活,是怕你来采访我,没想到你真来了。说实话,过来之后一直没干活,救完孩子我就走了,回来之后就一直咳嗽,脑袋像炸了一样疼,喘不上气。当时一开窗户,屋里的烟给我呛到了。
辽沈晚报:当时你到现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况?
周师傅:我以前在这个小区干活,不少门窗都是我给安的,很多人都认识我。今天是去送货。送完货了发现楼下都是人,说着火了,里面还有孩子。大门打不开,消防队来得再快也没有我上去快,当时也没想什么危险不危险,几下就上去了。现在让我想,我都不知道当时自己怎么上去的,可能让我再上一次都不一定能上去。就是救人那股劲儿吧。
辽沈晚报:孩子当时在屋里什么情况?
周师傅:我上到二楼的时候,有一脚踩空了,差一点掉下去。幸亏我一直干这个门窗的活儿,如果是别人没准儿就摔下去了。当时根本看不见孩子,屋里都是烟,里面什么都看不清,东屋着火呢,床和沙发都着呢。我把阳台窗户掰开一点缝儿,烟一下就蹿出来了,给我呛一下。
辽沈晚报:孩子并不在窗口位置?
周师傅:不在,我跳进去之后,发现小男孩已经倒在地上了,再晚些估计就危险了。我就把他先往出抱,后来看见在一个角儿那还有个小女孩。就先把小男孩夹在胳膊上,另一个胳膊抱女孩,把俩小孩儿都夹了出来。这时候消防队员也来了,在下面架起了梯子。
辽沈晚报:孩子当时还能说话吗?
周师傅:小男孩都倒地了,意识不太清,女孩也吓得不说话。小脸儿上都是黑灰。我一边得确认自己不能从三楼上掉下去,一边抱着俩孩子,最后把孩子交给消防队员,我就走了。
辽沈晚报:当时也没考虑自己的危险?毕竟是三楼。
周师傅:当时确实来不及想太多,一听里面有两个孩子,几下我就上去了。毕竟我自己也有孩子,跟他们也差不多大。当时把他俩抱在怀里时,就感觉像自己孩子一样。
采访过程中,周师傅一直不停的咳嗽,使劲敲着要“爆炸”的脑袋,不过对这些他却轻描淡写,“孩子没事儿比啥都强。”
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杨帆 记者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