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第24-25课时 《水墨画风景》教案 2课时

(2016-12-18 12:03:03)
分类: 2016-2017五年级上

水墨画风景

执教时间:1217   1118

教材分析

中国山水画以独特的方式描绘山川自然景观,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特的风景画。教材导语明确了本课的任务,并确立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目标。教学内容以中国山水画常规技法为依托,通过临摹学习技法以及借助资料进行风景画表现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水墨工具进行表现,体会水墨的表现情趣,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热爱家园没追求美好生活和高尚情操的精神和理想。

学情分析

教材选用了著名画家的作品作为欣赏材料,设置比较方法分析感受树石的不同,探究景物的空间处理以及表现风格等欣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笔墨形态的表现常态,扩展想象空间。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认识体现以崇高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学会用合适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

方法与过程目标:倾听气势磅礴的音乐、欣赏名家笔下的大山大水,在观赏和对比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技艺。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崇高感、雄壮感,理解欣赏大师作品。

教学难点

通过多媒体结合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欣赏感受;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

教学准备

欣赏资料收集、多媒体课件、绘画用具等。

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作品,感受水墨表现的画面整体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画面导入)

学生欣赏高山、大海、江河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壮的气势。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与前课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课的作品比较优美、这节课的作品比较雄壮。)

二、讲授新课

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即有巍峨的大山,又有汹涌澎湃的江河,波浪涛天的大海,艺术家们饱含激情地描绘这一切,现在请同学们欣赏油画作品《黄河激流》。

教师板书课题:《高山、大海、江河》,师一边写一边读,重读,学生齐读一次。

1.学生欣赏油画,倾听歌曲《黄河大合唱》,感受歌曲中激昂的歌词。

2.师问:画家笔下的黄河波涛汹涌,船夫奋力地与激流抗争,同时又听了《黄河大合唱》,谁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你的感受。

1)引导学生欣赏《黄河激流》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壮的气势。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2)师师播放上节课的歌曲《高山流水》

问:这幅画配乐《高山流水》合不合适?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好不好,有没有都读懂《黄河激流》的画面语言了。在《黄河激流》这幅作品中,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水、船、人)你觉得要战胜这么恶劣的环境,需要的是什么?(力量)

3.播放葛豕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

1)作品介绍:

师:《神奈川冲浪》是日本画家葛豕饰北斋(生活于西历19世纪前期)的版画作品。在汹涌澎湃的海浪中,有两条奋进的船只,远远望去是富士山,现出动荡不安、紧张激烈的氛围。

2)跟《黄河激流》一样,《神奈川冲浪》同样表现的是人与大自然搏斗的情景。谁来描述一下画面?

学生描绘。

4.欣赏吴冠中的《香雪》。

师述:看,画家吴冠中大笔挥写的群山,以点、线、面构成的画面,气势磅礴地表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同学们你们谁也来说说对这幅画的感受。叫几个学生说说感受。

5.欣赏关山月的《秋山关外月》。

师:我们都陆续读到不少画面,让我们来作个比较,对着《秋山关外月》和《香雪》两幅风格不同的绘画作品,你想说些什么?(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具象与意象画法的区别。)

1)作品分析:《秋山关外月》,采用非常写生的手法,描绘了关外的崇山峻岭,秋天的红叶染红了山峰,蜿蜒的长城沿着山峰向远处延伸,在群峰、雪山、云海的烘托下显得格外雄伟、壮丽。

2)播放名山视频欣赏领略山的崇高、巍峨。对比欣赏《香雪》和《秋山关外月》。

问:你会更喜欢哪一种画法呢?为什么?(用几句话写写你对作品的感受)

播放几幅绘画作品和两幅学生作品,让学生说说画面的构图、线条和色彩。请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播放一些适合的词汇,如粗犷、有力、雄伟、壮丽、激动人心、振奋、强烈、激越、震撼……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尝试用几句话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并临摹一幅有气势的山水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学生在激昂的乐曲中绘画,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点评。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赏

 讲述齐白石的两则幽默故事《看你横行到几时》、《不倒翁》。

 二、新课学习:质疑、思考:我们除了口头语言表达故事或心理外,还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以手语歌曲启发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熟悉的物体,让其他同学猜一猜。出示课题:《小桥、流水、森林》,师生一起用肢体语言分别表现。 鼓励学生唱或者读出一首有关小桥、流水、森林的歌或诗。

 范例欣赏——欣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的名称改为其他的?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动?

  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内容?

  这幅画的题目是《蛙声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觉听到蛙声吗?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些感觉?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你能用一个词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简介《蛙声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倾听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欣赏希施金(俄罗斯)的《森林的早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家、画家如何用音乐或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质疑、思考

  在音乐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松林的早晨》这幅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你能找到表现风格和这幅作品相似的作品吗?

  喜欢这幅作品吗?能用恰当的词语或一句话说一说你的感受吗?

  倾听班瑞音乐《忧郁的爱》,欣赏列维坦(俄罗斯)的《深渊》,

  质疑、思考。

  《深渊》这幅画,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是怎样表现深渊景色的?看了《深渊》,你能想象作家当时是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吗?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

  简述作品《深渊》的绘画背景。

  思考、讨论:

  比较《蛙声十里出山泉》与《深渊》这两幅作品,说一说两幅作品所用的材料有什么不同?这们的表现风格有何特点?

  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强调活墨

  边倾听古筝曲《高山流水》,边欣展示若干张有关小桥、流水、

  森林的图片和水墨画。

  师小结:这些作品作者们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及内心感受,通过画笔把它们表现出来的。

  三、布置作业:

  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用水墨画法画一幅风景画。并强调绘画卫生。

  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学生练习。

  提示:先画好的同学将画贴在黑板上,把绘画工具收拾好或帮助别的同学。

  四、每位同学将自己桌面上的小红花贴在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上。

  播放一首童歌《小桥流水》,学生边听边律动。

  启发学生编儿歌或诗。

  指名读自己创编的儿歌或诗。

  五、课外延伸。说一说:你喜欢我们周围的小桥、小河、森林吗?有哪些令你不满意的现象?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结束: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将自己的作品和诗带回给家人欣赏。

 

作业设计

       完成一幅山水水墨画。

板书设计

  高山、大海、江河

  黄河激流

  神奈川冲浪 雄伟壮美

  香雪

  秋山关外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