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奶奶学手艺》教学反思
(2016-01-08 08:26:46)《跟奶奶学手艺》是四年级上册内容,本课为双主体教学活动,既有“欣赏评论”部分,也有“造型表现”的内容。通过赏析与表现两种体验的交互,能识其人,知其艺,熟其法,赏其味,从而悦己且存于心。首先通过库淑兰奶奶的故事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剪纸是一门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民间剪纸的形象稚拙又鲜明,构图繁实而又单纯。民间的剪纸与儿童画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欣赏部分学生能充分理解。造型表现方面的难点在于套色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教学中首先请小组讨论,学习识图和独立思考,教师按照学生理解的试着剪纸。当出现问题时,由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大多数同学对套色不太理解,教学中拿实物请学生对比分辨,学生通过实物分析,能够了解套色剪纸的层次是如何排列的。从而总结出套色剪纸的制作步骤:1.用黑色纸剪出另一个图形2.根据需要用两种颜色剪出同样的形状3.根据前面的介绍的单个原件的制作方法逐一添加各种花纹,用胶水将他们分层粘贴。教师适时出示完成的作品,并展示其他学生或艺术家作品,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间艺术是值得大家保护和推广的冷门艺术,本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定位于“能在欣赏制作活动中感受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时间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教学中用视频介绍民间剪纸的艺术成就与现状,激发学生内心真诚的热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