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总29-30课时《色彩取样》教案 2课时
(2015-06-24 15:39:43)
标签:
情感 |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教材中选了蝴蝶、鹦鹉和鱼的图片为色彩取样,将它们身上的颜色整理归纳出来,成为一组组的色卡,用作图案设计的参考。本课正是向学生介绍这种获取优秀色彩范本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课实际上是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做色卡,二是移植色彩组合。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教材中三组色卡之一进行移植作业。学生的图案设计最好采用装饰画的形式,色彩组合比较自由,因为色彩的移植要比较严格地按照原颜色的比例搭配,学生作业时必须突破固有色的框框,不考虑物形根据颜色分类,只考虑颜色所占比例的大小在物形中调整安排。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利用自然色彩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
方法目标: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想象思维。
情感目标:增强色彩搭配知识。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范作,水彩画具。
学具准备:白纸,水彩或水粉画具。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取样的方法和步骤
七、教学难点
按照色彩取样的色彩比例设计衣服图案或装饰画。
八、教学方法
临摹的方式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人。
今天,先请同学们猜两个谜语:
1.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蝴蝶)
2.绿衣衫,套绿褂,住在房里爱上架,嘴尖舌快会说话,人家说啥它说啥。(鹦鹉)
学生猜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出示蝴蝶、鹦鹉挂图。
(二)新课讲授。(板书课题。)
1.色彩分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挂图,(和课本照片相同,也可用投影仪放出)想一想,蝴蝶和鹦鹉主要有什么色彩?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学生答。教师以蝴蝶为例进一步诱导:这些色彩所占面积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学生回答,教师迅速在黑板上按比例画出色彩。
2.教材分析。
请同学们看课本。原来这些色彩给人以浓浓的秋天的感觉。
3.作业步骤。
(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组颜色涂绘。
4.作业要求。
(1)两只蝴蝶和鹦鹉的颜色任选一组。
(2)颜色面积配置与自然物图片的色彩大致相等。
(3)涂色尽量匀整。
5.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展评,小结。
第二课时
1.欣赏《红色的和谐》
说一说这幅画描绘了哪些内容?
图画中的人物在做什么?
这幅作品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找相似的作品
了解苗绣,苗绣鲜明的色彩对比以及丰富的色彩搭配,表达了苗族人民爱憎分明、热爱自然的性格特征。
3.了解野兽派,和马蒂斯的生平经历
4.学习色彩取样,用其中的色板完成作品
5.学生创作
6.点评
第十二课
作业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