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题

(2014-11-27 08:32:22)
标签:

文化

诗句

诗人

句子

古诗词

分类: 试题库行

http://s7/mw690/001XW32pzy6NVNgfoDI26&690

【图片来自网络,声明感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题

文◆金焕璐

 

     http://s4/bmiddle/001XW32pzy6JsRAJhflb3&69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题


 8、《答谢中书书》

1.台州市(09 浙江省)(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猿鸟乱鸣。夕日欲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五色交辉(    ) ⑵晓雾将(    )⑶夕日欲(    ) ⑷沉鳞竞跃(    )

⒉翻译句

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其奇者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8、“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⒈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无与为乐者(    )      至承天寺(    )

⑶怀民亦未(   )       ⑷相与步于中庭(    )

⒉用现代汉语翻译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

 

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10、《湖心亭看雪》

一、基础部分

1.解释加横线的黑体词。

(1)湖中人鸟声________                      (2)日,更定矣________

(3)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

(5)是金陵人,此________                      (6)下船________

(7)湖中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阅读下文,完成4~8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填空:张岱,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籍贯)人。

4.分析“绝”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7.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11、诗四首测试题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锄(     )      (      )       然(    

门(    )       (     )         徙倚(      

二、文学常识填空(24分)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字        ,世称            ,本诗作于诗人         

 

的第二年,选自《__   ______》。

 

2.《使至塞上》选自《___      __》,作者是________,字       ,____朝著名        (派别)诗人,

 

          并称为“王孟”。本诗选自《__   ______》。

 

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诗人。字        ,号           ,有    之称。本诗选自《__   ______》。

 

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               朝诗人。字       ,号         。本诗选自《__   ______》。

三、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6分)

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       _____,____        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

 

子是“____      ___,______           __。”

2.《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___           ____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          _____,___           _____”。

3.《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___           _____”。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               _____,____               ___”。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___           _____”。诗中“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四、选择题(每题4,共16)

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2. 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

 

3. 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4. 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

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3.《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    

4.《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  (     

 

12、课外古诗词背诵练习题

《长歌行》

1.  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

2.  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

 

3.  诗中暗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倍加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

4.  诗中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

 

5.  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

 

6.  诗中通过蕴意深远,水到渠成,极具感染力和劝勉之意的诗句:

 

7.  古诗词中有许多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野望》

1.  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

 

2.  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

 

3.  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

 

4.  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

 

5.  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

 

6.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

《早寒江上有怀》

1.  诗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

 

2.  诗中表现诗人欲归不得的抑郁之情的诗句:

 

3.  诗中借“乡泪”、“归帆”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诗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

5.  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

 

6.  诗中交代家乡的位置而自然成对诗句:

 

7.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远离他乡的羁旅之情的诗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

 

2.  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

 

3.  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

 

4.  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

 

5.  诗中表明作者对自己不能报效君主而深感愧疚的诗句:

 

6.  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又心怀内疚的诗句:

 

7.  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

 

8.  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

 

9.  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

 

10.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水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黄鹤楼》

1.  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

 

2.  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

 

3.  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

 

4.  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

 

5.  诗中能够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

 

6.  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

 

7.  请写出古诗词名句中关于“乡情”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送友人》

1.  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

 

2.  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

 

3.  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4.  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5.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赠别之情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秋词》

1.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  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3.  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4.  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5.  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

 

6.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7.  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8.  除诗外,我国古代诗文中还有许多关于“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鲁山山行》

1.  诗中道出群山高低起伏及自己情趣的诗句:

 

2.  诗中表明山景让步欣赏不够,目不暇接的诗句:

 

3.  诗中描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

 

4.  诗中表明山中人烟稀少,游者离山村较远的诗句:

 

5.  山往往因其巍峨而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请写出古诗中表现山宏伟气魄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浣溪沙》

1.  词中写作者虽到老年,但仍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

 

2.  词中表明环境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词句:

 

3.  词中使人振奋,且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词句:

 

4.  有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词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词句:

 

5.  词中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的句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  诗中表现诗人有为国戍守边疆的宏愿的诗句:

 

2.  诗中诗人巧借自然风雨,将实现与梦境联系起来的诗句:

 

3.  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忘报国决心的句子:

 

4.  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戍边志愿的诗句:

 

5.  诗中极写诗人老病而孤凄冷清却又念念不忘复国的忧国之心的句子:

 

6.  陆游《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复国的决心。本诗中表达与其相同意思的诗句:

 

7.  曹操《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本诗中诗句:

 

8.  除本诗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表达诗人欲为国立功,报效国家的名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3、名著导读

1《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作者            

2《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作者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作者             

 

 

                                 http://s16/mw690/001XW32pzy6NVNunZYr5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