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

标签:
健康美食糖 |
分类: 地理 |
科学证实,摄取过多的糖份会导致肥胖,并衍生出许多疾病。
现代人是距今30万年前的古智人演化而来,
200年前制糖技术的突破,才使砂糖成为人类的重要调味品,
仅200年的演化,不足以改变人类早已定型的体质。
所以,我们日常只摄取适量的糖份,是必要的养生之道……
【蔗糖、甜菜糖】
全球生产的食糖,
蔗糖约占七成,甜菜糖约占三成。
远古在热带地区就有种植甘蔗,
但直到18世纪,西印度群岛开设了制糖工厂,食糖的产量才大幅增加。
甜菜成长于较寒冷地区,则是19世纪才成为食糖的另一主要来源。
【纯度】
食糖依纯度的高低,可分为:
冰糖(99.9%)、白砂糖(99.5%)、绵白糖(97.9%)、红糖(89%)
红糖的精制程度最低,除了蔗糖外保留了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
最利于人体的酸碱平衡、新陈代谢。
但多数人不喜低纯度糖的口感,还是习于用白砂糖来调味。
【食糖 vs. 疾病】
食糖和肥胖有关,
也可能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黄斑病变及蛀牙有关。
但学界始终无法确定其中的关联,因为:
实在找不到「完全不摄取糖份」的族群来做对照研究。
【人均消耗量】
世界前五大产糖国,分别是巴西、印度、欧盟、中国和泰国。
人均消耗量,则以巴西最多,其次是澳洲、泰国及欧盟。
【(高糖 + 高脂肪) → 肥胖】
美国的人均消耗量未最领先,肥胖的比例却特高。
研究发现,单纯摄入糖或脂肪并不会使人变胖,
促使发胖的真正原因是:
(高糖 +
高脂肪)的结合物
高糖高脂食物,会抑制「饱食感」,使人不知不觉多吃了很多热量;
高糖高脂食物,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日常的零食。
前一篇:包青天为何脸黑?
后一篇:《伦敦铁桥垮下来》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