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茨堡主教宫」为何如此华丽?

标签:
历史德国建筑旅游 |
分类: 历史 |
维尔茨堡主教宫(Würzburg
Residenz)位于德国南部,
被公认是所有巴洛克式宫殿中最非凡的一座宫殿,拿破仑称它是欧洲最美的主教宫邸,
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致富的大道】
主教宫所在的维尔茨堡(Würzburg,亦译伍兹堡)是罗曼蒂克大道(Romantische
Strasse)的北端,罗曼蒂克大道从维尔茨堡到阿尔卑斯山麓的福森(Fussen),总长约350公里,沿途有安详纯朴的农村,也有壮丽的中世纪城堡,是许多到德国旅游者的最爱。
而是二次大战后1950年代,为发展观光业,由沿途26个市镇联合组成观光联盟所取的名字,
此路自古即为中欧通往罗马的必经之路,故以「罗曼蒂克」为名有浪漫之意,
也有罗马(Roman)怀古之意。
罗曼蒂克大道,是地中海地区生产的盐、商品北上交易的重要信道,
大道上的诸侯、领主因货物的运输与税收致富,进而大肆修建城堡、宫殿、教堂,
其中最富丽堂皇的首推维尔茨堡主教宫。
【维尔茨堡的兴起】
风景如画的古城维尔茨堡座落在美因(Main)河畔。公元前1000年左右,凯尔特人在此建造了类似要塞的房屋,并定居下来,这便是维尔茨堡的雏形。公元704年维尔茨堡的名称首见于文件记载,706年建立玛利亚教会,741年建立主教区,10世纪以后为主教城市,1805年成为莱茵联邦维尔茨堡大公国,1814年并入拜恩王国。
一般以741年在维尔茨堡设立主教区,为维尔茨堡的诞生年。12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1194 – 1250)曾五次巡幸此地,召开帝国会议,并在这里举行大婚典礼。那时维尔茨堡主教接受皇帝恩赐,成为教会诸侯,集宗教与政治权力于一身,从此教会诸侯统治这座城市达几百年之久。
【主教宫的建造】
位于美因河东岸的主教宫完成后,主教才搬至此处居住。
18世纪初,维尔茨堡主教菲力普‧弗朗茨‧冯‧匈柏恩(Philipp Franz
von Schönborn,1673 -
1724)权倾一时,统治领地遍及意大利,法国及荷兰,他请了当时年轻的建筑师约翰‧巴塔萨‧纽曼(Johann
Balthasar Neumann,1687 - 1753)建造新居,自1719年至1744年,历经三位主教,建了25年才落成。此宫殿奢华程度令人咋舌,见证了维尔茨堡历经约一千年政教合一主教的权力地位。
【主教宫简介】
宫殿以凡尔赛宫为蓝本,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平面呈门字形,左右对称,面对开阔的广场,主建筑立面长达167公尺、两翼深92公尺、高21公尺。后面是一个漂亮的大花园,用喷泉、瀑布、台阶、植物、林荫小道组成各种景致,每年夏天在此举办莫扎特音乐节。
四大洲的人民(四大洲是指:欧洲、美洲、亚洲、非洲)。
【建筑师约翰‧巴塔萨‧纽曼】
1687年,生于埃格(Eger),为巴洛克建筑重要的德意志建筑师之一。1711年,24岁的纽曼到维尔茨堡炮兵服务队,受到当时维尔茨堡大主教菲力普‧弗朗茨‧冯‧匈柏恩的支持,开始了他的建筑生涯。
纽曼的专长在大空间的室内设计,尤其是楼梯空间与教堂更可看出他惊人的功力。他的作品主要分布在美因河河畔,及从科隆(Köln)沿着莱茵河往南一带。
后一篇:恐龙是形成石油的主要来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