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不是来自「哥特人」

标签:
旅游历史哥特式建筑趣闻 |
分类: 都会小常识 |
到欧洲旅游,有看不完的『哥特式建筑』。
许多人以为这类建筑是哥特人建的,
实际上,与哥特人根本无关……
【哥德人】
哥特人,是古代日耳曼部族的一支,
从2世纪起,定居在东欧;5到6世纪时,分裂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
376年,哥特人受匈人压迫,南渡多瑙河,逐步向意大利挺进。
409年,西哥特人在国王亚拉里克的领导下劫掠罗马城,
这是罗马城首次被日耳曼蛮族攻破。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国祚仅60年;
西哥特人于法国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国祚长达292年。
711年,西哥特王国灭亡后,哥特人从此消失了。
【法国式建筑】
现今所称的『哥特式建筑』,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
当时这类建筑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建筑,以教堂为主。
特色为:
高耸尖塔、飞扶壁、拱肋与尖形拱门。
【贬词】
『哥特式建筑』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的。
意大利地区,由于对哥特人的旧恨,
长久以来『哥特』一词是用来暗指「蛮族、未开化」之意。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们认为中世纪的「法国式」建筑,
与当时流行的古典式建筑相比,是过时的样式,因此以『哥特式建筑』贬称之。
【沿用至今 → 随便用】
『哥特式』一词沿用至今,不再专指建筑样式,而且早已随便用。
许多商品、流行事物常随意标榜为『哥特式』,
例如:哥特式服装、哥特式音乐、哥特式发型。
前一篇:世界知名的惊险铁路
后一篇:老外「服装设计师」玩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