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王的女儿,为何称为「公主」?

(2017-04-24 08:57:34)
标签:

365

知识

历史

文化

分类: 人物
国王的女儿,为何称为「公主」?

我从小就很纳闷:
童话故事里,国王的妻子称为「王后」,
国王的儿子称为「王子」,
国王的女儿为何称为「公主」?

「公主」一词,从何而来……




【由来】

「公主」一词,始于春秋时期。
《春秋公羊传》载︰『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

主,是「主婚」之意。
周天子将女儿嫁给诸侯时,自己不主持婚事,
而是命同姓「公级」的诸侯做为长辈来主婚
例如:齐桓公娶周天子的女儿,是由鲁庄公来主婚。

因此,人们逐渐习称天子的女儿为「公主」。




【汉朝】

到了汉朝,「公主」一词成为正式头衔。

汉制,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
皇帝的姐妹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则称为大长公主。
加上「大长」、「长」是尊崇之意。
「公主」这称号从此一直沿用至清朝

国王的女儿,为何称为「公主」?
(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常出现在影剧之中)




【清朝】

清朝在关外时,于崇德元年仿明制,开始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

皇后所生的,封为「固伦公主」,享有亲王级待遇;
妃嫔所生的,封为「和硕公主」,享有郡王级待遇。
但也有庶女因自己或母亲得宠而破格封为「固伦公主」,
例如:乾隆帝之十女固伦和孝公主。

国王的女儿,为何称为「公主」?
(固伦和孝公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