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德日企图在「东经70度」会师?

标签:
365知识军事二战 |
分类: 历史 |
媒体关于二战的报导,
常会提及斯大林格勒战役、还有中国军队在缅北的奋战。
这两个战场一欧一亚,看似没有直接关连,
其实隐含当时德日的远大战略,
那就是:两国企图在「东经70度」会师……
【瓜分计划】
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珍珠港基地』突袭,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12月15日,志得意满的日本向德国提交了一份瓜分亚洲的计划,
建议把亚洲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由德日统治,并以「东经70度」为国界。
德国统治区向东移,纳入更多苏联领土;
日本统治区向西移,纳入完整的阿富汗、巴基斯坦)
【一路挫败】
然而,这协定签署不满一年,
1942年11月22日,德军精锐的第六军团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
从此轴心国一路挫败,「东经70度」分界线的协定最终成为一纸空谈。
【强弩之末 vs. 以逸待劳】
后见之明来看,轴心国实在太高估自己了。
德日要在「东经70度」会师,期间的耗损将极巨大,
即使完成会师也只是强弩之末。
以逸待劳的美国,绝对有实力给德日致命打击。
【原子弹】
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早在1939年就已悄悄展开,
德国科学家却在1942年2月的秘密会议确认几年内无法造出原子弹。
如果,德日在「东经70度」会师成功,
美国为尽速结束二战,德国极可能比日本更早遭到原子弹轰炸。
【军事工业】
日军突袭珍珠港后,美国的军事工业全面启动,规模远超过德日。
二战期间的军机产量:
美国29.7万架,德国9.95万架、日本5.16万架,美国几乎是德日总和的两倍。
而且,光是1944年美国就造了10万架军机。
美国的参战,其实已注定了轴心国惨败的结局。
在阅兵式上,美国派出1000架军机掠过东京湾上空,气势极惊人)
前一篇:为何「复姓」会让人觉得很酷?
后一篇:世界各国的第二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