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蜡板」,是另类的『网络短信』工具?

标签:
365知识历史古罗马 |
分类: 历史 |
画中,丈夫手握卷轴,妻子则拿着折迭式蜡板和铁笔,
他们想要传达的讯息是:『我们识字,并以此自豪』……
【蜡板 + 铁笔】
蜡板,是古罗马人日常记事的工具。
早在公元前8
世纪,亚述人就有使用的记录。
蜡板,是涂有蜡的木板,有的单片、有的连接成册。
铁笔,尖的一头,用于在蜡面上书写;扁平的一头,则是写错时,用于抹平蜡面。
【使用广泛】
蜡板很便宜,又可反复使用,所以使用非常广泛,
僧侣、商人、文人、教师和学生都用它来记事、写信。
【专任奴仆】
贵族及高官,蜡板的书写、送信都有专任的奴仆负责,主人只需出一张嘴。
当时的「奴隶主」握有奴隶的生杀大权,
奴仆们不但使命必达,而且口风很紧。
【网络简讯】
收信人回信时,直接在蜡板上回复,信使立刻带回给寄信人。
罗马城里,两小时内即可收到回复。
信使们满街跑,帮主人传递八卦闲聊、时政讨论;
方便程度,形同今日的网络短信,只是速度稍慢一些。
【缩写字】
现代人在网络写文句喜欢夹杂「缩写字」,古罗马人在蜡板早就这么玩。
例如:
SPD,意指『致上万分敬意』,常用在信首。
SVBEEV,意指『愿您安好,我也一切安好』。
【被取代】
蜡板很方便,但字迹易受摩擦而模糊,难以保存长久,
书写如不工整,也不易辨认字迹。
公元4
世纪之后,蜡板就被易于折迭又更易书写的羊皮所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