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011-12-01 10:31:57)
标签:
陈玺竹积极心理学 |
分类: 职业倦怠专区 |
要讨论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格和人格特征。人格特征比较容易理解,顾名思义,就是人格方面的特征。
那什么是人格呢?哲学上所指的人格是指做人的基本资格。但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想品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表达等基本保持一致,也能够与别人相区别开来。俗话说,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
了解了人格定义,也就容易理解人格的特性,它包括:独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人格的人。‚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ƒ稳定性。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个人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也是一贯性的。„功能性。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功能,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占33.3%左右),实在神经系统成熟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特点。概言之,人格特征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独特并影响个人行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是个体在全部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研究发现,具有以下人格特征的个体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
(1)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具有成就动机强,争强好胜,急躁、缺乏耐性,易激动,追求完美等特点;常常给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对工作寄予过高的期望;而过强的竞争意识,又使他们经常处于戒备状态,挑战压力极限;此外由于长期、持续的紧张状态使其身体状况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因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外控型:外控型的人较容易顺从外在压力,更容易受外在事件的控制和影响,特别是当工作环境压力增加和人际关系紧张时,更容易导致工作紧张,进而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3)消极思维模式:这类人具有以偏概全、绝对化、糟糕至极的思维模式特点,职业过程中则常习惯采取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不能正确的估计困难,相信宿命论,认为是命运的安排,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极易走向极端,故也容易发生职业倦怠。
(4)神经症特质:具有焦虑、敌对、抑郁、情绪不稳定等类似神经质特征的个体。这类人群,由于受个人特质的影响,不善于释放和自我排解,且情绪不稳定、不成熟,常常带有冲动行为,容易时空,不计后果,故而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5)性格内向:此类性格的人也较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因为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善于人际交往,不擅长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烦恼,自信心不足,甚至是自卑。因此,导致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应对职业中的各类问题,易产生挫折感和沮丧感,容易陷入倦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