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玺竹-心理学老师
陈玺竹-心理学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68
  • 关注人气:1,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绪劳动中的自我管理策略

(2011-05-17 09:23:12)
标签:

陈玺竹

积极心理学

分类: 管理心理学

在情绪劳动中,员工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以降低对自身身心健康的损害呢?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四种策略。

1)自主调节。这种策略把情绪看作一种自主的体验过程,当事人没有必要去刻意扮演,以自动模式来完成情绪的表达即可。在感觉到某种情绪时就自然流露,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劳动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如幼儿园阿姨看到小朋友哭泣,就会很自然的进行安慰,这种行为几乎成了一种下意识的表现,不需要主观的努力。

2)表面扮演。大多数情绪研究者都承认情绪是由主观感受、心理反应和表情行为等几个部分构成的,表情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姿势表情。表面扮演就是员工尽量调控表情行为以表现组织所要求的情绪,而内心的感受并不发生改变。表面扮演意味着内心的感受与外部表情之间的分离,但不失为一种策略。因为在无法改变现有的内心感受时,就必须以表面的装扮来开展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陪笑脸”。对于一个表面扮演水平较高的员工来说,掩饰某种情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会体会到太多的痛苦。但是,如果扮演拙劣的话,就可能被对方识破。

3)深层扮演。当表面扮演因为太机械而不能满足顾客对真诚人际关系的需要时,深层扮演就变得非常必要。深层扮演策略就是为了按要求进入角色,尽量去体验必须产生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表情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此时,不仅要对表情行为,而且要对内心感受进行管理。深层扮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要求员工尽可能努力激活那些能够引起某种情绪的思想、想象和记忆等心理活动,精心调控情绪,做到表里如一。例如,一名售货员在家与丈夫吵了架,心情抑郁、愤怒,但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面对顾客时,她就必须努力排除抑郁和愤怒的情绪,想象或回忆可以诱发积极情绪体验的情境,如结婚时的热闹场面、在海边度假时的心情等,在内心真正体验到快乐时,就能面带笑容的面对顾客。

4)失调扮演。这种策略要求员工保持平静的中性心情去应对各种环境刺激,以便集中精力去完成主要任务。它要求员工能够表面上表现出职业所需的情绪,而内心仍保持中性。因此,员工必须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不让坏情绪的刺激和表面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心情。内心的体验与外部的情绪表达不一致,这种内外失调反而更有利于工作(完成主要任务),这就是常说的“职业性公关”。例如,一名银行经理在为一个几百万的贷款项目进行谈判时,尽管在谈判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表情,但内心却一直保持镇静和中性,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