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
(2011-01-21 16:26:54)
标签:
陈玺竹管理心理学 |
分类: 社会心理学 |
我们被什么样的人所吸引?喜欢和哪些人交往?哪些原因促使人们由陌生、熟悉并成为相互喜欢的朋友?最简单的回答是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这里的利益包括经济学意义的可以货币化的利益,但更多的是那些让我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非经济学的利益,比如社会赞誉、本能需求。社会心理学家经过广泛调查,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让我从今天开始,每天跟博友们分享其中的一个方面。
(一)邻近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理智上人们认为,“兔子不吃窝边草”,办公室恋情会有很多负面的影响,但大多数人还是和他人的同事、同学、邻居谈恋爱和结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欢。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
心理知识库:交往频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R .S . Zajonc)在1986年进行了交往频率对人际吸引影响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不认识的12张照片,随机分为6组,每组2张,按以下的方式展示给被试:第一组2张只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看10次,第五组2张看25次,第六组2张被试从未看过。在被试看完全部照片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加上从未看过的第六组照片。要求所有被试按照自己的喜欢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结果发现一种极为明显的现象:照片看的次数愈多,被选择排在最前面的机会也愈大。由此可见,简单的重复呈现确实会导致人际吸引,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的确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