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切忌 未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慧律)
(2013-06-26 23:00:00)
标签:
母系鲁法语法印文化养生修行通病文化 |
分类: 树智信、破迷信、反邪教 |
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十四)佛法未落实在生活中
佛法之可贵,在其可体证运用于每个动点,乃实用之教理,而非空泛之玄学。倘仅信佛而未能将“法”落实于生活中,则法不入心,只堪称与佛门结善缘,难以当生受益。修学佛法以“信、解、行、证”为次第,事相与理体应兼顾,所谓“说食不饱”,可见佛之教法重在身体力行。唯有在生灭苦恼的世间,体证佛法的精神,当下便是涅槃极乐之境。君不见:“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世、出世法本来是一,并无二致。以出世法的空性、超越之心,实践于世法之每一起心动念,当下即见本地风光。
学佛非寄托于死后,往生乃当下大事。情绪之喜怒哀乐,便是念头的六道轮回。因此,内在诸多分别、颠倒、执著,应当即刻处理,就是往生的最大保证。
佛法若徒具知解,不重实践,则流于课堂之佛学研究,岂非枉服大乘法药?学佛者之通病,即在修行与生活二分法。在佛前精进用功,一出佛堂则依然故我,习气不改,如是修学数十载,仍不能放下种种知见与执著,未能如实观照,善护其心。当知,助念虽为助缘,然仍须具足善因缘,是以无异于赌博。与其渴盼临终时,他人为我助念,何若于生前即了办往生大事?
又有学人虽深好佛理,然其用功与否,则视情绪起伏而摆荡。心情愉悦则精进无比,反之则放逸怠惰,无法平稳持续,犹如煮水,火力时断时续,难能成就。
亦有发心勇猛者,所定日课甚是繁重,未依个人日用闲忙酌量而行,遂致以拼赶定数为务,大违定课之本旨。其人为数量观所囿(注:拘泥、局限),用功不辍却重量不重质,倘能以平等心、无著心、慈悲心,放下凡夫知见与观念,即是真精进。以此心法,配合念佛、诵经,乃至一切用功,便得无上利益。
或有人视念佛精进为功德,对服务大众则不屑一顾,此系观念错误,因学佛重在解脱,而非功课之多寡。以此分别心,在佛堂自私自利,必不能解脱,不若发心为大众,此大公无私、肯牺牲、愿吃亏的精神,反而解脱。
所谓世间,即一“迷”字可描述,凡夫耽溺于五欲六尘,行者耽溺于自我知见,执而不悟,便生种种颠倒、妄想。修学佛法当把任何时地,皆当作用功处,则随处皆是道场。
推荐:
(1)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就是药师佛之人间佛药,对身体可解除病痛,对心灵可高尚品德,在人格成长和智慧提升上引领你与时俱进节节高!国家儒医研究院副院长徐峰先生是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的唯一传承导师。详情请浏览:母系鲁绿色文化养生网站:www.muxilu.com
(2)法语法印初级班:内容共10卷,学习时间两天,只要具小学毕业识字水平就可学会。实践50人次可上中级班。另外法语法印还有修持课和生命能量课。在此呼吁:亲近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共享心灵与健康之无上殊胜盛宴吧!福建省欲知详情或有意体验者,推荐加入“泉州文化养生爱好者”群(http://www.dupao.com/GroupHome.aspx?gid=51),踊跃参加此群主办的活动。联系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津淮街东段千亿商业街3号楼(东北座)3-2051室——文化养生便民服务小屋。联系手机:13850772848(清坤)。
想了解更多详情,敬请登陆法语法印总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yufa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