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切勿 舍本逐末(慧律)
(2013-06-12 21:39:10)
标签:
法语法印母系鲁文化养生修行通病 |
分类: 树智信、破迷信、反邪教 |
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十一)舍本逐末
佛与众生,同一本性。学佛者不应将佛神格化,认为其无所不能。遇有难以理解之事,则推之不可思议。当知,经典偶以表法,近取譬喻,绝不可依文作解。以佛陀降生人间,右胁而生为例,此即表法。倘果如字面所言,则天下无人可成佛。盖一切人类皆由母亲产门而出,非从右胁而生。所谓右胁而生者,系表其为贵族阶级,非是异象。是以,应将佛人格化,佛既由人所修而成,则吾人成佛有望。
佛在世时,即不许弟子存依靠心态。佛所能致力者,乃在启发弟子内在之觉性与智慧,而为成道之增上缘。因此,学者当厘清观念:佛不能救众生,众生应当自救。倘佛能救,便可迳将弟子送往彼岸,何需谆谆说法,指示修行路径?或有疑曰:“果如所言,则弥陀接引西方,当作何解?”净土法门确依他力而成,然净业行人亦需老实念佛,放下妄执,始能与佛相应,方可往生莲邦。众等当依靠自心觉性,方为上策。
慈悲、宽恕、忍辱、观照为内在工夫,佛门欲追求之真理,乃在找到本来面目(亦即自性、法身)。佛门不离慈善,然慈善非等同正法,盖慈善为外在工夫,若能通达空性,无所著而行慈善,则为菩萨行径。佛为宗教家,解脱之圣者,而非慈善家。行十善为佛所嘉许,亦为修行之增上缘,但若著相行善,无法开启内在觉性,仍是人天福报,终非究竟。给予众生“法”的喜悦和济度,便是最终极的慈善。
推荐:
(1)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就是药师佛之人间佛药,对身体可解除病痛,对心灵可高尚品德,在人格成长和智慧提升上引领你与时俱进节节高!国家儒医研究院副院长徐峰先生是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的唯一传承导师。详情请浏览:母系鲁绿色文化养生网站:www.muxilu.com
(2)法语法印初级班:内容共10卷,学习时间两天,只要具小学毕业识字水平就可学会。实践50人次可上中级班。另外法语法印还有修持课和生命能量课。在此呼吁:亲近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共享心灵与健康之无上殊胜盛宴吧!福建省欲知详情或有意体验者,推荐加入“泉州文化养生爱好者”群(http://www.dupao.com/GroupHome.aspx?gid=51),踊跃参加此群主办的活动。联系手机:13850772848(清坤)。
想了解更多详情,敬请登陆法语法印总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yufa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