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77cha.com/UploadFile/2004-9/20049316208841.jpg
方檀香木桌,百年老藤椅,配以紫砂壶一盏,夜光杯一口,醇香龙井一撮,78°恒温水,可谓上上品。然而品者内心焦躁,浅斟而觉烫口,酌饮而感味苦。茶味虽好,品者无心是而意境全无,索然无味。
林间一石板,散落几小石,取泓泉水,烧至微沸,摆一小杯,未名茶叶,实乃有意有境,不求奢华,但求宁静。品者端坐其间,细细把味,却品得赛于龙井的甘醇,得一内心享受与宽慰,悠然自得。
普通办公桌,乐扣塑料杯,倒一杯白开水,待水微凉、杂物沉淀,到口渴难熬时,取而饮之,顿觉清凉入肺,别有滋味。轻放而观沉淀物闪烁迷离,轻灵跳跃,生机盎然,不由喜由心生,感叹世事美好。
品茶如品世,至根至本者,心也。
如若把品茶的环境,品茶的氛围视为追求,在意大众的好宠,忘记了心灵的渴求,则虽置于茶境之颠而不快,虽为他人艳羡而忧愁。如若能平衡境、心,自取所求,独善其身也能得到内心的宽慰,体会到生活给予的快乐。然而最最难能可贵的是喜由心生,发自内心最根最本最原始最单纯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以人的境遇、阅历、职位等等外因改变而改变。关注自身内心的感受,排除世俗的偏见,保持长久的乐观,是而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内心的生机与愉悦。
从警路上,酸甜苦辣,是非曲直,无奈无助也都常有而常伴,有追求而不强求,能豁达而后知足,知足所以常乐。面临抉择时,关注心灵的感受,用心抉择,淡化自己的欲望,抛开世俗的眼光,或许无法急功近利,立竿见影,但却能获得长久的轻松、欢乐。
行于大路,对“境”的追求犹如将石子放入行囊,求之愈众,负之愈重,求之愈切,行之愈艰;对“心”的追求犹如青笋去瓣,一层一层拨开毛壳见芯而见心,见柔而见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中无敌方可无敌于天下。
天为盖,地为庐,取一瓢不知名的水,感受来自大地内心的甘甜,饮之无茶,心中有茶,水即为茶。
(清坤)
附注:
想品茗上乘禅茶道味者,有一个捷径——亲近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共享心灵与健康之无上殊胜盛宴!
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就是药师佛之人间佛药,对身体可解除病痛,对心灵可高尚品德,在人格成长和智慧提升上引领你与时俱进节节高!国家儒医研究院副院长徐峰先生是母系鲁文化-法语法印的唯一传承导师。详情请浏览:母系鲁绿色文化养生网站:www.muxilu.com
福建省欲知详情或有意体验者,推荐加入“泉州文化养生爱好者”群(http://www.dupao.com/GroupHome.aspx?gid=51),踊跃参加此群主办的活动。联系手机:13850772848(清坤)。
想了解更多详情,敬请登陆法语法印总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yufayi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