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好玩的球说课稿
(2014-01-10 01:03:04)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说课稿 |
小班:好玩的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纲要》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球,为幼儿所熟悉,有弹性,又安全,滚、扔、拍、踢、用棍子打、投篮圈,无所不能。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探索,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从幼儿拍球入手,逐渐提高幼儿对玩球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寻找球的多种玩法。同时在幼儿探索玩球的过程中,训练幼儿的头脑反应、眼手协调和动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的作用。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
(认知目标)1、感知球弹跳、能滚动的特性。我把本目标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能力目标)2、尝试球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手眼的协调和身体的灵敏性。我把此目标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情感目标)3、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的活动所服务的。为使得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于乐,我做了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球(皮球、篮球、足球等)
经验准备:对球有一定的了解,已经进行过拍球扔球等活动。
四: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整个活动中始终体现纲要: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则。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发展其能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讲解示范法:小班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同伴的示范,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他们能够较快地领会动作的要求,在自主的活动中掌握动作的技巧。
(2)感知体验法:在活动中,我只是支持者的角色,是幼儿的玩伴。这样,幼儿在活动中,更能够运用感官,大胆去探究,学习同伴的经验。他们在听、说、玩的过程中,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增强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3)自主探索法:活动安排了二次自主探索,第一次,分散练习尝试不同的让球跳起来的方法。第二次,自主探索不同玩球的方法。
此外我还采用了重复练习法、问题设置法、动静交替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经验。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采用了以下学法。
六:说活动过程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为了完成本活动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问题,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律动热身、进入活动
二、分解重点、学习动作
三、游戏竞赛、巩固动作
四、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接下来我就说一说具体的活动过程。
一、律动热身、进入活动
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个情景式的导入,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带着小兔宝宝们进行热身运动,这个热身操比较简单可爱,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兔宝宝们,今天的太阳真好啊。妈妈带你们晒太阳去。”听音乐,小兔们抱着足球做运动。
(热身运动是开展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环节。以游戏口吻开场,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幼儿以小兔子这个他们所喜爱的游戏角色,进入到活动中,愉快的跟着教师做起了热身运动。使幼儿的身体各个关节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松,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进入状态。这一环节也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
二、分解重点、学习动作
1、探索感知球的弹跳性
(1)、师“兔宝宝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球宝宝跳起来呢?”鼓励孩子大胆自由探索
(2)、让幼儿在地上自由拍球,感知球有弹性,球会弹跳起来。
(3)、教师小结:用手拍一拍球就会向上跳起来。
2、引导幼儿了解球的弹跳与力度有关。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球跳得高一点呢?(低一点)”——孩子自由探索——教师小结
3、师:“球的玩法有很多种,你会怎么玩?”——让孩子说一说自己以前是怎么玩球的?
4、自由练习,激发兴趣。
(1)、左右手交替拍球,拍几下,转一下身再拍。
(2)、两腿夹球朝前,朝后退跳。
(3)、左右手拍球
(4)、自抛自接
教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玩球的办法最多,而且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幼儿继续自由练习各种玩球的方法,教师随机指导。
三、游戏竞赛、巩固动作
1、头顶传球
玩法:幼儿站成一排,双手向后传球,以此类推。
2、胯下传球:
玩法:幼儿站成一排,双手从胯下传球,以此类推。
3、做皮球
(1)、组织幼儿学儿歌:“走呀走,走呀走,走成一个大皮球。大皮球,小皮球,我们都来做皮球。”
(2)、幼儿边走边说儿歌,当老师说:“四人做成一个大皮球”幼儿就按老师指定的人数拉成一个圆圈,没有按规定人数拉圆圈的或剩余的人均为失败者。然后老师说:“拉成一个大圆圈”。幼儿又站成一个大圆圈,游戏重新开始。
四、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各种放松肌体的动作,也是动静交替。让幼儿从先前紧张的情绪中平静下来,并对活动进行评价,整个过程考虑到幼儿的运动负荷,激缓结合。
我请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垫子上,播放轻音乐进行放松运动。“兔宝宝们,刚才啊我们学了很多的本领,现在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把球放在膝盖上轻轻的滚一滚。”
这一环节让幼儿完全放松下来,不是一直处于亢奋中。
七:说活动延伸
一个活动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活动延伸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1.
2.
以上是我对本次教学活动的粗浅认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加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