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小信号的放大
(2011-10-11 19:43:13)
标签:
it |
分类: 硬件电路 |
第6章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1.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工作原理的分析方法,理解提高稳定性措施;
2.了解同步调谐放大器和双参差调谐放大器工作原理;
3.了解双调谐放大电路,能够识读各种类型的谐振放大器电路;
4.了解集中选频放大器电路;了解噪声概念;
二、学习要点
(一)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
(l)按器件分类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若按器件分可分为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集成电路放大器。
(2)按通带分类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若按通带分可分为窄带放大器、宽带放大器。
(3)按负载分类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若按负载分可分为谐振放大器、非谐振放大器。
本章重点介绍单级窄带负载为I.C调谐回路的谐振放大器,这种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而且有选频作用。对其他器件的单级谐振放大器、各种级联放大器以及集成电路放大器这略加讨论。
(二)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质量指标
1.增益(放大系数)
放大器输出电压Vo(或功率P。)与输入电压Vi(或功率Pi)之比,称为放大器的增益或放大倍数,用Av(或AP)表示(有时以dB数计算)。我们希望每级放大器在中心频率(谐振频率)及通频带处的增益尽量大,使满足总增益时级数尽量少。
电压增益:
功率增益:
2.通频带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0,7(即v /1)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用B=2△f0.7表示,如图3-l所示。2△f0.7也称为3分贝带宽。
图6-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
3.选择性
从各种不同频率信号的总和(有用的和有害的)中选出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选择性常采用矩形系数和抑制比来表示。
矩形系数(见图6-2):
2△f0.1为放大倍数下降至0.1处的带宽,Kr0.1愈接近于1越好。Kr0.1表示对邻值干扰的抑制能力。
图6-2
4.工作稳定性
工作稳定性是指在电源电压变化或器件参数变化时,增益、通频带、选择性三个参数的稳定程度。为使放大器稳定工作,必须采取稳定措施,即限制每级增益,选择内反馈小的晶体管,应用中和或失配方法等。
5.噪声系数
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可用噪声系数表示:
NF越接近1越好。在多级放大器中,前二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噪声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求它的噪声系数应尽量小。
(三)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
晶体管在高频运用时s它的等效电路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形式等效电路和物理模拟等效电路(混合t等效电路)。
1.形式等效电路(y参数等效电路)
图6-3 为晶体管共发电路的y参数等效电路。
其中, 称为输出短路时的输入导纳;
称为输入短路时的反向传输导纳;
称为输出短路时的正向传输导纳;
称为输入短路时的输出导纳。
2.物理模拟等效电路(混合π等效电路)
图6-4为晶体管混合π等效电路
图中各元件名称及典型值范围如下:
3.混合π等效电路的简化
由于集电结电容C b′c跨接在输入输出端之间, 是双向传输元件, 使电路的分析复杂化。为了简化电路, 可以把C b′c折合到输入端b′、 e之间, 与电容C b′e并联, 其等效电容为:
另外, 由于rce和rb′c较大, 一般可以将其开路。这样, 利用密勒效应后的简化高频混合π型等效电路如图(6—4)所示。
图6—5
(四)
1.单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单级单调谐回路共发放大器就是晶体管共发电路和并联回路的组合,如图(6—5)
所示。前面分析的晶体管等效电路和并联回路的结论均可应用。
2.单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质呈指标
(1)电压增益
谐振时电压放大增益达到最大值:
,
(2)放大器的通频带
放大器 随f而变化的曲线,叫放大器的谐振曲线,如图6-6所示。
当 时得 为放大器的通频带。
(3)选择性
单调谐放大器的选择性用矩形系数表示为
(6—9)
单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比1大得多,因此选择性比较差。
3.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多级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如果多级放大器是由完全相同的单级放大器组成的,则
(2)多级放大器的通频带
对n级放大器而言,通频带为
式中,2Δf0.7为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 称为带宽缩减因子,它意味着级数增加后,总通频带变窄的程度。
(3)多级单调谐放大器的选择性(矩形系数)
n级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矩形系数为
(五) 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1、自激产生的原因
由于晶体管为双向器件,内部存在反向传输导纳,所以当放大器的正反馈能量抵消了回路损耗能量,且电纳部分也恰好抵消时,放大器失去放大性能,处于自激振荡工作状态。
2、克服自激的方法
由于晶体管由反向传输导纳存在,实际上晶体管为双向器件。为了抵消或减少反向传输导纳的作用,应使晶体管单向化。
(1)中和法
在晶体管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插入一个外加的反馈电路,使它的作用恰好和晶体管的内反馈互相抵消。具体线路如图6-5所示,CN为外接电容,由于反向传输导纳与ω有关,故中和法只能在一个频率上完全中和。
图6-7 共发一共基级联放大器电路
(2)失配法
失配法是以牺牲增益来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的。
(3)中和法与失配法的优缺点
失配法的缺点是增益较低。
(六)
三、典型例题
[例1] 在图中, 已知工作频率f0=30MHz, Vcc=6V, Ie=2 mA。晶体管采用3DG47型高频管。其Y参数在上述工作条件和工作频率处的数值如下:gie=12mS,Cie=12pF;goe=400μS,Coe=95pF;|yfe|=583mS, ∠φfe=-22°;|yre|=310μS, ∠φre=-888°,回路电感L=14μH, 接入系数n1=1, n2=03, Q0=100。负载是另一级相同的放大器。 求谐振电压增益振幅Au0和通频带BW07,并求回路电容C是多少时, 才能使回路谐振?
解:因为
=37.9×10-6+400×10-6+0.32×12×10-3
=0.55×10-3S
从而:Au0=
因为
又
所以
由
可得:
【例2】某中频放大器的通频带为6MHz, 现采用两级或三级相同的单调谐放大器, 两种情况下对每一级放大器的通频带要求各是多少?
解: 根据式, 当n=2时, 因为
所以, 要求每一级带宽
同理, 当n=3时, 要求每一级带宽
四、思考题和习题
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有何特点?
2.单调谐放大器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它们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不能单纯追求最大的放大量?
3.如何理解放大倍数、噪声系数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选择性与通频带的关系?
5.双参差调谐放大电路与双调谐放大电路有什么异同?
6.集中调谐放大电路与多级调谐放大电路比较有什么优点?
7. 在同步调谐的多级单谐振回路放大器中,当级数增加时,放大器的选择性和通频带将如何变化?
8.集中选频放大器如何构成?它有什么优点?
9.什么是晶体与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10. 说明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工作特点。
11. 噪声是如何定义的?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
12. 什么是噪声系数?它对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影响?
13.接收机的灵敏度取决于哪些参数?
14.在三级单调谐放大器中,工作频率为465 ,每级LC回路的 =40、试问总的通频带是多少?如果要使总的通频带为l0 ,则允许最大 为多少?
15.已知单调谐放大器谐振电压增益 =10,通频带 =4 ,如果再用一级完全相同的放大器与之级联,这时两级放大器总增益和通频带各为多少?若要求级联后总通频带仍为4 ,则每级放大器应怎样改动?改动后总谐振电压增益是多少?
16.采用完全相同的三级单调谐放大电路组成的中放电路其总增益为66 , 为5 ,工作频率为465 。求每级放大电路的增益、 及每个回路的有载 值应为多少?
17. 单调谐放大器如图6-1(a)所示。已知放大器的中心频率 =10.7 ,回路线圈电感 =4 , =100,匝数 =20匝, =5匝, = 5匝, ,晶体管的参数为: 。试求该放大器的谐振电压增益、通频带及回路外接电容C。
18. 单调谐放大器如图6-1(a)所示。中心频率 =30 ,晶体管工作点电流 ,回路电感 =1.4 , =100,匝比 = =2, =3.5, ,试求该放大器的谐振电压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