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澜教授简介

(2010-12-18 19:03:16)
标签:

教育

叶澜教授简介

 

  叶澜(Ye Lan),女,1941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1990年被评为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并被聘为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改革。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与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4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等58篇。近八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宪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叶澜教授的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第一,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第二,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第五,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心胸也博大起来了,同时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