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 少年Pi的食人岛真相?

(2012-12-10 22:35:48)
标签:

娱乐

分类: 随笔杂谈
              前天看了一篇非常精彩的影评《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看完觉得分析的很棒,虽然我个人很难接受Pi食母的这个假设,但是通过这篇文章,勾起了我的疑惑与求知的欲望。《三个故事》中的分析与隐喻,才使我最终茅塞顿开,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下面献上自己关于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一部分粗略分析。
              影评中对故事的分析已经很是到位了,这里就不再详细阐述关于大众普遍接受电影中的一些事实和隐喻了,《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详情请参照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82066/。这里我只说说关于母亲,食人岛这块儿争议比较大的地方。从以下几点说明我的观点:
             1.厨子:在访谈中李安导演曾说过厨子这个角色在影片中的戏份不多,但需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杰拉尔·德帕迪约不负众望,确实仅在厨房场景中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让人们见识到了一个凶神恶煞,蛮不讲理,肉食主义的厨子形象。这样观众才愿意去接受Pi再讲述第二个残酷现实的真实性。然而我觉得厨子塑造出的使人假想的那一部分凶残面,被我们在看影评时无端的放大了。以至于忽略了电影中Pi陈述的事实:“我回头时发现,他杀死了妈妈,我很后悔为什么没让妈妈先走,妈妈被他丢到了海里,任由鲨鱼撕扯的她的身体,我很愤怒,用刀刺向他,他知道自己做的很过分并没有反抗(台词大概是这样)。”这里证实了厨子先前的兽性在此被人性束缚,并开始忏悔,那么他心中的人性还是有一点的。如果遇到海难,Pi可以分离人性与兽性来挣扎,为什么厨子就被我们“剥夺”了这份权利呢?Pi的口述中并没有过多指责厨子的残暴,因为他后面(即自我救赎后)默许了这种面对生死考验而暴露兽性的无可奈何行为。厨子真打算吃母亲的话,我想Pi一定会怒骂厨子,愤怒告诉调查员“他丫的就是一禽兽......!!”然而他没有,因为事实是即便是肉食主义者,他也是正常的人,而非有精神疾病的汉尼拔或佐川一政。所以吃水手的他是背负着极强的罪恶感,这样才促使他在人性与兽性中痛苦的挣扎。用人肉钓鱼,吃老鼠,这些都是厨子面对海难时爆发出来的兽性。因为Pi失手放走了海龟,厨子愤怒地对Pi大打出手,是因为生存希望被破坏的愤怒,由此激发强化了厨子原始的兽性。没有海龟,便吃水手。仅存的一丝理智驱使着厨子将Pi母子赶上“救生衣木筏”。他并不想让这二人看到食人的画面(当然不排除厨子有其他想法,但是别的假设在没有电影画面和台词的基础上很难成立),这时却被母亲看到厨子食人的一幕,辱骂、指责、攻击(只要还有人性,是谁都会这么做)再度刺激了一个抛弃人性的“野兽”。于是厨子杀死了妈妈,但显然妈妈的指责、死亡与鲨鱼分食的画面(鲨鱼这个最直接,让厨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于野兽并无两样)“救回了”厨子的人性。所以Pi杀厨子时,厨子停止对Pi反抗。如果厨子因利用和食用水手,而客服了心理上的障碍,那么确实不会丢掉母亲的尸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但同时Pi也一定会被厨子杀掉。想想看,一个杀红眼的魁梧大汉,会打不过一个瘦小的男孩吗?那电影就要变成《法国厨子的奇幻漂流》了。所以母亲确实被鲨鱼吃掉了,(而且当时救生艇上工具缺乏,尸体残肢被打捞回船的几率很小,那么Pi食母的概率也就微乎其微了)船上剩下的只有“鬣狗=厨子”、“斑马=水手”这两具尸体(影片中船舱下有镜头交代。老虎在挡雨布下对Pi咆哮时,鬣狗的尸体躺在一边。另一个镜头也看到了斑马的尸体。不过猩猩的尸体我还真没印象)。
               2.香蕉、海中幻影:大家喜欢争论香蕉是否会浮在水面(这个已经被证实过了确实可以浮在水面,且有可能载重。)那么影片为什么有日本调查员质疑的对白出现呢,我认为这里只是单纯的引导观众去跟随调查员去质疑第一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在运载动物的货船发生了海难,若有动物逃上救生艇,且活下来也不是说不过去。那么只能从这个点切入了,调查员确定香蕉浮不起来(显然他错了),且需要Pi说一个可以写入调查报告的真实故事。由此引出第二个故事的口述。Pi在救生艇上顺着理查德帕克的视线看入海底,看到了由大王乌贼捕杀鲸鱼开始的一系列弱肉强食的幻象,看到母亲的幻影...这里我觉得不是食母的懊悔,而是对沉入海底母亲的思念(因为属于海洋动物的鲨鱼分食了母亲),为什么没有哥哥和爸爸的幻影?不是没有,而是沉船代表了哥哥与父亲,因为他们的死归罪于海难。而母亲的死对Pi影响巨大,因为他亲眼目睹母亲被害和其被鲨鱼吞食的过程,而深深的自责(口述中提到过)。另外一个自身救赎的人,我相信他可以编造出奇幻故事来拯救心灵,就一定不会刻意隐藏食母的真相。造就第三个隐藏的故事。
              3.牙齿、食人岛:经历过“神”带来的暴雨洗礼,“临死前”却意外的来到一座岛上。奇怪的树林,不可能存在于此的狐獴都证实了此岛一定是虚无的,幻想的,找不到的。我觉得狐獴代表了食人(理查德帕克吃狐獴吃的很嗨!狐獴都不反抗。当然了,尸体怎么会反抗!),岛上的“黄瓜”代表了粮食,即救生舱上的压缩饼干或者救生舱底部的青苔。而当大家都在争论食人岛的轮廓是母亲或毗湿奴的时候,为什么我想到的却是这个“女人”明明没有乳房,他怎么不能是一个男人呢!?所以我想这岛根本不是别人或神,而是Pi自己!是的,一个有信仰素食者,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海难。背负着心灵上的伤痛,还要面对的考验,抛弃戒律,吃掉所有可以维持生命的东西不管是鱼还是别的“什么”,白天岛上生机盎然的同时,如果你仔细看了,你能发现,池塘边上其实挂着很多鱼骨。到了夜晚池水变酸,消化着无辜的鱼类。这是Pi与理查德帕克“握手言和”后陷入的又一次心灵上的挣扎。夜晚,Pi在“岛上”即精神上观看着熟知的真相一幕幕上演。而代表兽性的虎则回到船上,是因为那里是他皮囊的所在。直到Pi重新燃起的人性,发现了“花朵中包裹的牙齿”(这牙齿对应前文就应该是厨子或水手的)。Pi通过食肉而活,且面临信仰对心灵的惩戒,自己在内心的忏悔。使他认清了在海上漂流着,即使能依靠兽性活一辈子也如行尸走肉般。所以必须告别自己内心的罪恶,告别这发生的一些。于是将阿南蒂的送别手链系在"岛上",这代表了他的决意。也是作为第一个故事诞生的前提和回归人类世界的通告。因为这样他才能重新以一个人的身份生活下去,抛开过去。
               因为以上几点,我认为李安在交代剧情的时候,只给了观众两个故事。而非影评《三个故事》中所说的隐藏着的第三个食母真相。评价都是主观的,这里是我的看法,因为建立在了《三个故事》上而分析的,所以针对食母,我带着否定的看法去了。不过对于《三个故事》本身,我是非常喜欢的。没有看过这篇影评,也就不会引起我的思考。而对《少年Pi》的疑惑,就会被我以“管它是什么呢,就这样放着吧”的态度,淹没在我的记忆中了。
               我同学曾经告诉过我,他对这个岛的认识和现实投影:“要知道自己的目的,在前往目的路上往往会遇到安逸的驿站,安于现状满足当下,往往也是等于住进了坟墓”这话对于我现实的意义很重要,虽然与剧情没有太多联系,但正因为这句话和同学的自我思考才使我不断地去质疑影片中关于这座岛的意义!和自己人生中的意义。在此我想对我这位同学说句:“谢谢你,和我一起讨论过这么精彩的影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