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衡水毛笔

(2022-03-12 01:07:24)
分类: 衡水历史资料

 衡 水 毛 笔

首届中国毛笔文化研讨会,20181017日上午,首届中国毛笔文化研讨会在江西省文港镇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吉林、四川、海南以及江西本土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中国毛笔文化之乡文港镇,共同研讨毛笔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研讨会上,25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毛笔出土文物整理研究、毛笔制作工艺与使用的历史沿革、毛笔与中国文化关系、历史名笔品牌研究、早期出土文物专题研究、笔法研究、毛笔相关文献介绍与研究、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的文化意义、文港对当代中国毛笔发展的贡献及发展史的地位等九个不同的视角,采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毛笔文化的深刻内涵,探讨了毛笔文化的形成、演变及特征,挖掘了毛笔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书画发展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各自对研究毛笔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一课题的见解与展望。

    历史上的衡水市,因水而生,因笔而兴,以文而名。是著名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故里,又是唐代儒学大师孔颖达的故里。衡水盛产毛笔,已经拥有两三千年的制笔史。衡水毛笔制作产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末年,是由秦国大将军蒙恬,在中山战场上,首次将中山兔毛浸水绑扎后插入竹管内,而制作造成为一种新式书写工具,他将这种首创的“书写工具”称之为“毛笔”。战争结束后,蒙恬将这种“毛笔”留给衡水地区村民百姓。聪慧的村民们将这项"蒙恬造笔"技术传承下来。

,经过不断改良制笔技艺,    至明清时代成为一个垄断性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在中国近代四大名笔中,北京的制笔大家李福寿,来自毛笔圣地、南方的周虎臣、邹紫光阁皆出自文港,文港遂成为华夏笔都、中国毛笔文化之乡。

 

 

中国是毛笔文化的发祥地。毛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品。毛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贡献给今天中国的思想文化遗产,更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据史家考证,中国毛笔至少有6000年历史,毛笔比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历史更为悠久,可后者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与近代出现的钢笔、铅笔、圆珠笔,并称为当代四大笔,在当今的书画史上依然大放异彩,其生命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热潮中,代表东方文明的毛笔文化越来越引人瞩目。

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毛笔,是中国古代智慧先人在社会实践中发明的。为书写与创新汉字的工具.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衡水人民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笔,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贡献的一件珍宝。

毛笔,则是书写和创新“汉字”的重要工具。

上世纪60年代,发掘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侯马盟书",是指在1965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国宝之侯马盟书见证了春秋末期晋国内部由六卿内争至四卿并立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正是这场政治斗争,拉开了作为标志战国时代开端的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196512月,在侯马市东郊浍河北岸的台地上,距秦村0.5公里的侯马发电厂基建工地,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盟书,出土盟书的这片遗址被称为盟誓遗址,面积约3800余平方米。

  侯马出土的盟书多达5000余件,能辩识文字的就有653件,其总字数约3000余字。除去重复,单字也有近500个。这批珍贵的文物,为研究东周文字提供了可靠资料,就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历史方面 ,它无疑也是一批宝贵的实物资料。 侯马盟书是我国春秋晚期晋国的官方文书。盟书文字是用毛笔朱色或是墨色书写在石片和玉片上的盟辞誓言。这一批文字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古代文字中用毛笔书写而篇章完整的, 足以证明这是古人手书真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