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毛笔
(2022-03-12 01:07:24)分类: 衡水历史资料 |
首届中国毛笔文化研讨会,于2018年10月17日上午,首届中国毛笔文化研讨会在江西省文港镇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吉林、四川、海南以及江西本土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中国毛笔文化之乡文港镇,共同研讨毛笔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经过不断改良制笔技艺,
中国是毛笔文化的发祥地。毛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品。毛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贡献给今天中国的思想文化遗产,更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据史家考证,中国毛笔至少有6000年历史,毛笔比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历史更为悠久,可后者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与近代出现的钢笔、铅笔、圆珠笔,并称为当代四大笔,在当今的书画史上依然大放异彩,其生命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热潮中,代表东方文明的毛笔文化越来越引人瞩目。
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毛笔,是中国古代智慧先人在社会实践中发明的。为书写与创新汉字的工具.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衡水人民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笔,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贡献的一件珍宝。
毛笔,则是书写和创新“汉字”的重要工具。
上世纪60年代,发掘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侯马盟书",是指在1965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国宝之侯马盟书见证了春秋末期晋国内部由六卿内争至四卿并立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正是这场政治斗争,拉开了作为标志战国时代开端的“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1965年12月,在侯马市东郊浍河北岸的台地上,距秦村约0.5公里的侯马发电厂基建工地,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盟书,出土盟书的这片遗址被称为“盟誓遗址”,面积约3800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