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毛笔》系列(二)北京李福寿毛笔店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衡水历史资料 |
清末民初,李福寿的父亲在北京宣外骡马市开设了一间制笔的小作坊,俗称"水笔铺子"专业生产衡水毛笔。李福寿自幼聪颖灵巧,受父辈熏陶,逐渐熟悉了制笔之术,便把小作坊取名为"李福寿笔庄"。后来,李福寿继承父业,潜心钻研制笔技术。1925年,他结识了著名画家金北楼、齐白石、管平湖、汤定之等。金北楼把日本鸠居堂所制的笔交给了李福寿试制。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李福寿,很快试制成几种画笔,画家们试用后,无不称赞。从此,李福寿笔庄名声大振,顾客盈门。
李福寿又根据工笔、写意等不同风格画家的要求,查阅资料,改进制作工艺,精心选料,生产不同风格的画笔。例如,他改进笔胎衬垫和原料配比制成的柳叶书画笔,就很受书画家们欢迎。管平湖擅长人物画,李福寿特意为他设计了衣纹画笔;李鹤、陈平湖等擅长花卉,他又特意设计了白云笔。他还以名家的名字为笔命名,先后生产了"白石写意" "马晋画笔"等专业用笔,因而“李福寿笔庄”的生意日益兴隆。
民国年间,北京李福寿、上海周虎臣和沈阳胡魁章共同形成了中国毛笔的“三杰”。华夏文化具界,流行“三大名笔”的说法,当属是北京李福寿、上海周虎臣和沈阳胡魁章,另外像浙江的王一品、邵芝岩,北京的戴月轩等也都是历史悠久的毛笔名店。
而今李福寿虽已去世40多年,但其制笔技术,已被继承下来。"李福寿笔庄"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毛笔出产厂家,不仅生产"北狼",还兼生产"南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