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赵常村的毛笔制作工匠艺人们·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衡水历史资料 |


大赵常
大赵常村李福寿,在民国初年在北平琉璃厂中国书店附近建立“李福寿笔庄”,专门生产经营“蒙笔”,成为衡水人在京城开办的最大制笔厂,李福寿本人则成为北平知名的制笔艺人。
新中国成立,衡水人在北京的毛笔行业也兴盛起来。1954年,“李福寿笔庄”实行公私合营,加入北京第二制笔社,后改称北京市毛笔厂。1964年,北京市毛笔厂在东琉璃厂恢复“李福寿笔庄”字号,并设书画室。在书画室,厂方一边倾听书画家意见,一边请李福寿作指导。“李福寿笔庄”生产的毛笔杆上继续刻有“李福寿精制”“李福寿精选”等字样,保持着笔庄的传统工艺。1966年李福寿去世后,“李福寿笔庄”继续保留了其早年研发创制的画笔品种,如白云、叶筋、衣纹、山河壮丽等。
1983年10月,北京制笔厂将“李福寿”申报为注册商标。2001年10月,北京制笔厂更名为北京李福寿笔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下属企业仍以“李福寿”冠名。到2010年,“李福寿笔庄”画笔虽已停产,但北京李福寿笔业有限责任公司招牌依然悬挂在琉璃厂小沙土园4号大门口,成为一道传统文化
前一篇:桃城区程家庄毛笔
后一篇:从邵雍之父邵古的【墓志铭】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