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望云先生在衡水写生画,“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康占营

(2019-12-17 22:40:01)
标签:

历史

图片

文化

分类: 衡水历史资料

赵望云先生在衡水写生画,“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焦汪木桥图

    桃城焦汪木桥图,是中国著名国画家赵望云先生(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河北省辛集市人),在民国廿二年(1933年)所作的一幅写生画,画幅下面题写“衡水县焦汪镇清水河木桥”。经查阅清康熙《衡水县志》中的漳河(滏阳河)也标注着“清水河”一词,明清时期的焦汪为衡水县西部的著名村镇。自古南北官道穿村而过,为方便南北车马行人,村南河岸建有码头和摆渡。据载:明崇祯十六年,朝廷大军曾经过焦汪北上。清乾隆《衡水县志》的人物篇记叙:“刘大年,武生,律村人,焦汪修义渡,大年施银壹百两。”可见当时南北交通之繁忙。民国廿五年(1936年)《河北省衡水县实际情况调查报告》一书的义行篇中写道:“刘恩锡,字所配,入泮后擢为东河后补同知,好义举,如修焦汪桥以便行人,筑巨鹿寨以防匪患,恩被遐迩。义和拳起世多惑之,君独劝人慎勿效。”据刘恩锡墓碑碑文载,焦汪桥和巨鹿寨的最早修建时间大约在清咸丰年间,光绪年(1900年)又再次修好。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焦汪客店

    《衡水市水利志》的艺文篇中记载,在焦汪村东坑边的一水井台发现明朝正德十六年(1522年)的一通石碑,名为《重修泰山圣母行宫碑记》,碑文摘录如下:“有村名焦汪者,其地有滹漳二水合流,自西南来至村后则潺潺而东……”。清乾隆年间,衡水知县陶淑撰文《滹滏会流考》中提到:“雍正四年,雍正怡亲王奉命查勘,得旧河一道,由木邱南至焦汪村,引滹入滏。”这说明,历史上经常泛滥的滹沱河已多次在这里注入滏阳河道。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焦汪木桥头

      焦汪村位于滏阳河中游,村南的河畔一度成为繁忙的码头,来自上游邯郸的缸瓦、陶瓷、煤炭、山货等物产,以及从下游天津运来的工业品、机械品、纺织品、药品、广货等经常在这里卸装转运,供应衡水重镇巨鹿镇一百多家商贾的物资经营,也担负着冀县西部、深县束鹿南部农村的商品供销。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村口路边               

    自焦汪桥修好后,南北交通更加发达,这里成了水旱码头。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焦汪饭馆

    这一时期,在冀县城里成立了新式中学堂和师范学校,到民国初年又相继成立省级第六师范学校,衡水西部以及深县安平束鹿一带的学子们,均在此过桥赴冀县求学。每到冀县“六师”、“省十四中”开学放假之际,这里的桥上车辚辚、马萧萧,人来人往。桥下横七竖八地停泊着远来的大大小小的敞口船。此时的桥头上,大小摊贩聚集,村头旅馆饭店人满为患,好不热闹。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农家

        先生在这里还画了“焦汪桥头之社会”、“焦汪饭馆的窗外”、“焦汪饭馆的厨间”、“焦汪卖糖老汉”、“焦汪抱小孩妇女”等画幅。现在“焦汪木桥”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在先生的写生画中追忆昔日之盛况了。据焦汪村及附近村庄的老人们反映,焦汪桥和滏阳河码头的遗迹至今仍尚存。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焦汪镇附近砖窑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账房先生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抱小孩的妇女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农夫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推碾子

[转载]赵望云先生关于焦汪村旧时画作(摘自康占营老师的博客)

 

磨棚

    赵望云先生简介:赵望云(1906-1977年),又名新国,河北束鹿县(今辛集市)周家庄人。1925年赴北京入京华美专学习绘画。1928年在北京师范任教,1930年在北京吼虹社任主编。1932年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1933年至1935年任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1933年在河北农村写生,这年二月,画家从故乡束鹿(辛集)起身,旅行了河北南部的衡水、枣强、冀县、宁晋等县,共画写生130多幅。抗日战争期间,在冯玉祥将军的资助下,和老舍先生在武汉创办《抗战画刊》,并作了敦煌之行。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任、陕西分会主席、西北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主席。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画家黄胄、方济众、徐庶之为其门下弟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