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文阅读《感谢你的挣扎》

(2018-01-10 20:16:05)
标签:

杂谈

这篇文章可以承载很多的教学知识点,上课时我多次选用。

一、标题。可以考察标题的含义,这种题目抓关键词的多重含义,结合内容可看出“挣扎”一词的两层含义:一是两条鱼肉体的挣扎,二是朋友的父亲内心的挣扎。

二、开头。开头部分写了两条鱼因为自己的挣扎获得了生还的机会,显然有点题,也蕴涵着主旨,更重要的是自然地引出下文朋友的父亲因为内心的挣扎获得了儿子上学的机会的事情。当然,以自然界的小鱼开头,也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不过这个作用不明显,如果开头换成描写非洲大草原上某只被狮子扑倒的水牛因为自己的挣扎嚎叫获得了同伴救援的场景,作用就I明显些了。那么朱成玉老师为什么没有这么安排呢,我揣测,原文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更有说服力,而且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三、结尾。结尾部分点题且与开头呼应,最重要的是以议论的方式收束叙事,做到总结全文卒章显志。

四、主旨。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应从“只要你再坚持那么一下,哪怕是挣扎也好”这句话里总结,强调的是面对困境时坚持的意义,属于叙事说理性文章,有些学生看大篇幅的写朋友的父亲为了儿子如何,就理解为是写父爱如山的文章了,这就太断章取义了。

五、环境描写。哈哈,这篇文章的主要事件也就是朋友的父亲三次出去给儿子借钱的经历,然而里面并没有环境描写,可以让学生补充,比如第二次没有借到和第三次借到了都可以添加,而且相互可以形成对比,烘托人物心情或者为叙事营造氛围。那么同样的问题又来了,作者为什么没有加入环境描写呢,我揣测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属于朋友对他的转述,叙事简洁为好。

好了,至于其他的段落作用啊,赏析词句啊,自己总结去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可扫描文首的二维码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沉默以待
后一篇:成语来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