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2010-09-22 21:19:35)
标签:
美国教学设计 |
分类: 教案交流 |
初中
执教
一、课程标准要求
1、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3、活动建议: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概况有所了解。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围绕美国经济发展展开。本节第一课时分析了美国的人种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七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材料和活动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工业的地位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作用。
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事的关心,开展模拟世界气候峰会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3.
4.
过程与方法
1.
2.
3.
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2.
五、教学重点
1.
2.
六、教学难点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七、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无锡物联网基地”和《京都议定书》的材料。
八、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 活动 |
设计意图 |
复习导入 |
提问: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导入:美国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基础是有发达的工业。今天我们就接着上节课来认识有关美国工业的特点。 |
思考、回答 |
复习上节课的所学美国农业的特点,由机械化程度高的基础是发达的工业,导入到美国发达的工业。 |
课堂活动 |
投影:美国的著名的工业产品的商标:可口可乐、耐克、通用汽车、英特尔、柯达。 小结: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 |
思考、抢答 |
通过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
材料分析 |
追问:美国除了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外,它的工业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呢?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美国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工业产品”。 |
阅读、思考、 回答 |
通过追问和指导学生分析材料,让学生总结出美国工业的特点。 |
读图分析 |
投影:美国的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指导学生读图找出美国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 |
读图 |
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
小结 承转 |
小结:美国是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强国,其基础是发达的农业和发达的工业。 承转: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有一项产 业部门飞速发展,给美国经济发展打了一针“兴奋剂”。这个产业就是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
|
|
读图 对比 |
指导学生读教材86页图9.13,认识美国的有 哪些高新技术产品。对比传统工业产品,从而认识高新技术产业。 |
读图、思考、归纳 |
|
课堂活动 |
投影:一列工业产品,一列工业类别。开展“连连看”的活动。 |
讨论、 思考 |
|
分析材料小组讨论 |
投影:比尔盖茨的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7页活动第二题。 |
阅读、 讨论、 一句话概括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
从学生熟悉的比尔盖茨入手,引导学生认识高新技术产业不仅仅给比尔盖茨个人带来巨大的财富,还推动了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引导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来归纳四个材料,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完成课标要求1。 |
拓展延伸 |
介绍美国的硅谷、无锡中科院物联网基地。 |
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无锡物联网基地。 |
|
课堂活动 |
承转:美国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发展工业离不开资源。美国资源丰富吗? 投影:美国自然资分布图、美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的排位表、美国进口矿产资源在世界的排位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88页活动题,认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情况 提问:美国消耗的资源多不多?消耗的是本国资源还是世界资源?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88页的活动题第2题,计算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相对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数。 |
读图、 计算、讨论 |
|
拓展延伸和角色扮演 |
提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给地球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让学生介绍课前准备的有关《京都议定书》,教师点出布什政府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投影: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美国政府含糊的说辞。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参加气候峰会的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另一组代表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模拟气候峰会,先组内讨论后进行辩论。 投影:议题 1、美国在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中有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辩论。 |
介绍、讨论、辩论、自主学习 |
就教材中的活动所反映出来的美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进行延伸,使学生认识美国大量排放废物对全球带来的影响。进而过渡到《京都议定书》的目的以及美国不负责任的行为,再联系热点问题“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组织学生模拟气候峰会,根据相应的议题,对美国在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既给学生创设了有激发性的情景又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讨论。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
课堂升华 |
提问:面对美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中国应该怎么做? 联系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低碳经济。 |
讨论、回答 |
对教学内容进行升华。 |
课堂总结 |
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大力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美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破坏全球环境。 |
|
|
八、教学反思
说明: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