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话“纳闷”

(2010-09-24 09:22:4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七讲八听

福州话:“纳闷”

 

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纳闷”一词是这样解释的:①因为疑惑而发闷;②烦闷。

“纳闷”是反映人得一种郁闷的心情,很正常。如果你用普通话,将“纳闷”对着一个福州人说一下,对方立刻反感起来。轻者怒目团睁,重者巴掌伺候。在福州人中“纳闷”一词是贬义词,骂人、鄙视之意。多指某人头脑不清楚,傻呆、傻瓜的样子,故也称之为“纳闷瓜”。形容一些人做事不干练、不利索,闹出不愉快,大有夏天晒不干,永远潮湿之感。

其实,“纳闷”之词,也不全是贬义词。这要看场合,及说话人得语气,效果就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出于愤怒向对方大声训斥说“纳闷”,一定是骂人之意。如果在很友好的说话气氛中,向对方轻轻说一句“纳闷”,听者不会反感。比如,北方人中,男孩子去戏谑女孩子,女孩子轻轻说一句“讨厌”那样感觉。

当然,做一个老师,在与学生(尤其是会说福州话的学生)接触之中,“纳闷”是绝对禁忌之词,为人师表要说文明用语。可是我说了,我在课堂上拐弯抹角地说了,学生不反感,还顶“文明”的。

高中数学就是烦,公式多,变形公式更多。学生若能掌握好公式,犹如战士会使用各种武器,解题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迎刃而解,战无不胜。若是思路不清晰,公式使用不当,记错公式,犹如钻入死胡同出不来。更有甚者,解题时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三下五除二,就解出来了,他不,一定要从原始“森林”出发,通过“刀耕石劈,钻木取火”,开辟出园地——公式,然后再应用,考场如战场,容不得浪费时间。在分析解题思维过程时,我问学生:这种现象叫什么?学生莫名其妙,无言以答。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出:Na   Mn

学生大有“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疑惑不解。

我说:“你们学过化学,Na化学元素念什么?”

回答:“钠”

又问:“Mn呢?”

又答:“锰”

“两字连起来念一下。”

“钠锰!

“好了,这两字你们都念出来了,福州话什么意思我不多说了。”

“哦!”学生活跃起来。

以后,每次遇到讲解错误解题,分析思维纠缠不清原因时,我又问学生:“这种现象叫什么?”

学生大声回答:“N——a——M——n!”

 

                     胡扯于 2010924 日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