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擂羊案发展至今,已经完全脱离法治轨道,成为政治干预法治的一大恶性肿瘤。如果仍然天真地依照法律程序去理解、去推进、去纠缠,不会有任何结果:掌控权力的体系已经不再理睬法律,已经公然决定强行终止擂羊案法律进程——为了维持已经路径依赖的维稳体制的现状。如果这个现状被改变,将会导致一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的丧失,包括一大串涉案人员的官帽、人身自由的丧失。他们唯有负隅顽抗这一条道路可以走下去,哪怕这是一条死路也要走到黑。
但是人民的愤怒,其中包括维稳部门之外的官员作为中产阶级一个组成部分的愤怒,已经一次又一次将擂羊案的政治干预拉回到依法治国的方向上来。但是维稳部门的殊死抵抗一直没有放弃让此事绑架于政治大于法治的战车上的努力。迫于最高层的压力,中低层维稳力量不得不走完检察院的程序,但又再次试图以“酌定不起诉”方式再次将案件从法治拉回政治。
政治利益也分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目前中低层公检法试图保持近期政治利益而罔顾长期利益,但高层需要同时考虑近期和长期利益,级别越高的政治家越会重视长期利益。高层到底如何选择解决途径,完全取决于中低层公检法稳定的考虑和公民奋争、民间愤怒的力量对比。各级政治家都在试图用拖延的办法消耗掉人民愤怒的力度、试图让人们淡忘和漠然。但是从基层检察院根据上峰旨意宣布涉案警员罪行“轻微”而“酌定不起诉”以后掀起的“怒贴删不尽、隔夜吹又生”的激烈反应来看,这种企图又一次失败。
接下来的案情走势,根据逻辑推测:
中高层政治家已经通过让基层检察院不起诉方式一定程度上抚慰了基层公检法特别是一线警察的维稳团队:你们看!老大已经尽力了,力图袒护你们的。可是你们也太不争气了,过去积累的民愤太大,已经没办法再保护你们了,只好接受苦主的自诉,进入法院审理程序吧。法院受理后会怎么审理?也要看舆情压力“酌定”。
擂羊案的法治与政治,就这样会在公检法维稳体系与中产阶级希求法治的两种势不两立的斗争中不断地变化着。谁会赢得最后的胜利?最高层政治家会在两种力量对比中择情而定。
在政治与法治的平衡中,你准备投身哪一个阵营?